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增生
  • 1篇增生性肾炎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沙坦
  • 1篇肾病
  • 1篇肾病综合征
  • 1篇肾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技术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紫癜
  • 1篇紫癜
  • 1篇综合征
  • 1篇缬沙坦治疗
  • 1篇下腹
  • 1篇相关并发症
  • 1篇膜增生性
  • 1篇膜增生性肾炎
  • 1篇开腹

机构

  • 2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李淼
  • 2篇刘章锁
  • 2篇吴歌
  • 1篇曹盼盼
  • 1篇张金嵩
  • 1篇王甜

传媒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2014年河...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加固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垫压加固的方法,以求对葡萄肿部位的视网膜并发症视网膜劈裂、神经上皮脱离、黄斑裂孔等进行有效的治疗.方法:收集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作者手术的住院病例,高度近视眼后部葡萄肿患者,因并发...
张金嵩曹盼盼王甜李淼
缬沙坦治疗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增生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缓解一例
2015年
患者:女,52岁,因“皮肤紫癜8个月,尿检异常6d”入我院肾内科。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皮肤紫癜,针尖样大小,呈暗红色,压之不褪色,未特殊处理。6d前出现纳差、腹痛、腹胀、腹泻,就诊某医院测血压140/80mmHg。尿常规示:尿蛋白(+++),红细胞687.2个/ul。血生化示:血白蛋白28.5g/L,余正常。传染病四项检查提示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给予奥硝唑等治疗,上述症状无缓解,至我院进一步就诊。20年前有输血液制品史,具体不详。
李淼吴歌刘章锁
关键词:膜增生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丙型皮肤紫癜
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开腹手术技术生存率的比较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与常规开腹腹膜透析置管术技术生存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首次置管并接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10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置管组(A组)46例和常规开腹手术组(B组)58例。记录术前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平均随访时间、手术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手术出血、腹腔出血、腹膜粘连等)、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包括腹膜炎、导管出口及隧道感染、导管移位、引流不畅、漂管、疝、堵管等)、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量等情况。结果随访时间截止至2014年7月, A组切口感染、手术出血、腹腔出血、腹膜黏连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B组(均P〈0.05);A组腹膜炎4例,发生率8.5%;B组6例(7例次),发生率10.3%;A、B组发生隧道感染者各1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A组患者无透析相关感染出现;B 组出现1例隧道感染和1例腹膜炎;A组无一例发生机械并发症(包括导管移位、导管功能不良、渗漏、堵管、疝等);B组发生机械并发症5例(占8.62%),其中脐疝3例(占5.17%),导管移位2例(占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个月的 ALT、AST、Alb、BUN、SCr 及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术前尿量为(1.87±0.38)L,术后1个月尿量为(1.76±0.54)L,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内固定法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相关并发症及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较常规开腹手术低,技术生存率高,是临床上腹膜透析置管较为理想的手术方�
李淼吴歌刘章锁
关键词:腹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