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韦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省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月季
  • 2篇杂交
  • 2篇泥炭
  • 2篇泥炭土
  • 2篇盆栽
  • 2篇盆栽基质
  • 2篇基质
  • 1篇地径
  • 1篇杂交品系
  • 1篇杂交授粉
  • 1篇栽培
  • 1篇栽培技术
  • 1篇栽培技术研究
  • 1篇栽培密度
  • 1篇珍珠岩
  • 1篇真菌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容重
  • 1篇生物量

机构

  • 5篇贵州省植物园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王韦
  • 5篇吴洪娥
  • 5篇周艳
  • 4篇金平
  • 4篇周洪英
  • 4篇朱立
  • 2篇刘英姿
  • 2篇肖松
  • 2篇戚燕强
  • 2篇吴楠
  • 2篇金晶
  • 1篇周庆
  • 1篇张宇斌
  • 1篇范志伟
  • 1篇任启飞
  • 1篇蒋影
  • 1篇任璐
  • 1篇赵敏
  • 1篇罗开源
  • 1篇龚记熠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贵州林业科技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豆杉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以曼地亚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为试材,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这3种红豆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曼地亚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的适宜栽培条件是地栽行距为50cm×80cm。该条件下的曼地亚红豆杉第1年地径生长量可达1.17cm,株高达66cm以上,分支达42个以上,单株生物量达35.16g;云南红豆杉第一年地径生长量可达1.59cm,株高达135cm以上,分支达78个以上,单株生物量达56.37g;南方红豆杉第一年地径生长量可达2.47cm,株高达188cm以上,分支达124个以上,单株生物量达286g。因此认为,地栽有利于以上3种红豆杉植株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
金平王韦周艳吴洪娥朱立
关键词:红豆杉栽培密度株高地径生物量
一种提高月季杂交授粉成功率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月季杂交授粉成功率的方法,其材料由硬毛毛笔、干燥花粉、去雄柱头和硫酸纸袋,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步骤一、将硬毛毛笔放入97%酒精中浸泡30s消毒;步骤二、用硬毛毛笔蘸取干燥花粉;步骤三、将蘸取...
吴洪娥戚燕强周洪英吴楠刘英姿朱立周艳金平王韦朱希贤金晶
文献传递
一种丰花月季盆栽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丰花月季盆栽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由泥炭土、珍珠岩和熟石灰组成,其具体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先将泥炭土用粉碎机粉碎过筛直径2mm,再用3‰高锰酸钾杀菌消毒;步骤二、珍珠岩过筛直径2mm以内备用;步骤三、...
周洪英戚燕强吴洪娥朱立周艳吴楠刘英姿金平王韦朱希贤金晶
文献传递
圆锥绣球种子离体萌发的培养条件被引量:7
2015年
为克服圆锥绣球种子萌发困难,提高种子萌发率,推动品种繁殖及选育,以贵州施秉野生圆锥绣球为材料,测量不同储藏条件、消毒处理、培养基类型和暗处理时间下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4℃低温干燥储藏条件最佳,4个月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仍高达90.9%和7.9;使用75%酒精消毒30s后再用8%次氯酸钠消毒1min可以消除种子污染,且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达38.8、10.1、103.9;不同培养基对圆锥绣球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B-5培养基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分别达10.0和126.7;暗处理0d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分别达90.7%、31.4、8.5和85.0。因此,圆锥绣球种子离体保存及培养条件选择4℃低温干燥保存、利用75%酒精消毒30s后再用8%次氯酸钠消毒1min,经过B-5培养基培养且不需要暗处理。
陆乙卜龚记熠肖松王韦张宇斌张冬林
关键词:种子萌发消毒培养基暗处理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绿僵菌MaCdc42调控机制解析
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是一种数量较多的侵染性昆虫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前期研究可知绿僵菌中类Cdc42基因被命名为MaCdc42(Metarhizium acridum Cdc42),属于...
王韦
关键词:绿僵菌基因敲除抗逆机制昆虫病原真菌
一种茶香月季盆栽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月季盆栽基质,它由下述原料组成,泥炭土3份、田园土1份、珍珠岩1份,所述茶香月季盆栽基质的制备方法是:(1)先将泥炭土用粉碎机粉碎过筛,再用3‰高锰酸钾杀菌消毒;(2)田园土过筛直径2mm,再用3‰高...
吴洪娥周洪英蒋影周庆金平朱立周艳范志伟任启飞任璐赵敏罗开源王韦
文献传递
月季ISSR-PCR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研究月季杂交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解决其在月季品种中的分类问题。本试验利用正交设计,从Mg2+、dNTPs、引物、Taq聚合酶和模板DNA 5种因素和4个浓度水平来优化月季杂交品系ISSR-PCR反应体系,其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Mg2+2.0mmol/L、dNTPs 2.0mmol/L、引物10μmol/L、Taq酶0.4U、模板DNA 20ng/25μL,并含2.5μL的10×PCR Buffer(Mg2+free)加dd H2O至25μL。此ISSR-PCR反应优化体系为进一步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月季遗传多样性分析奠定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和试验基础。
王韦肖松吴洪娥周艳周洪英
关键词:ISSR-PCR正交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