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岩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子宫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子宫肌
  • 2篇子宫肌瘤
  • 2篇子宫肌瘤切除
  • 2篇子宫肌瘤切除...
  • 2篇瘤切除术
  • 2篇肌瘤
  • 2篇肌瘤切除
  • 2篇肌瘤切除术
  • 1篇电刀
  • 1篇子宫切除
  • 1篇子宫切除术
  • 1篇缝线
  • 1篇腹腔镜技术
  • 1篇腹腔镜术
  • 1篇腹腔镜下子宫...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 3篇李彩云
  • 3篇侍立峰
  • 3篇吴岩
  • 1篇余秀华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3D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5年4月39例单发肌壁间子宫平滑肌瘤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3D腹腔镜组25例设为研究组;传统腹腔镜组14例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短期疗效数据。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腹腔镜系统较传统腹腔镜技术视野更清晰,立体效果更强,术中提供了良好的解剖层次,降低了手术难度,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优于传统的腹腔镜,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侍立峰吴岩李彩云
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腹腔镜术
24例新型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使用免打结双向锯齿缝线(Quill缝线)连续缝合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院38例单发肌壁间肌瘤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实验组24例术中行Quill线连续缝合缺损,对照组14例行乔薇线间断内翻缝合。比较两种缝合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上的差异。结果 38例肌瘤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Quill缝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值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上均优于乔薇线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Quill缝线连续缝合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简化了操作,降低了手术难度。与传统缝合方法相比,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使术后胃肠功能更快恢复。
侍立峰吴岩李彩云余秀华
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腹腔镜
PK刀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PK刀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5年9月该院74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PK刀组39例(观察组),双极电凝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LSH)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短期疗效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刀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吴岩侍立峰李彩云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高频电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