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永明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尿道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切除
  • 2篇肿瘤切除术
  • 2篇瘤切除术
  • 2篇泌尿
  • 2篇泌尿系
  • 2篇结石
  • 2篇膀胱
  • 2篇膀胱癌
  • 1篇电极治疗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针状电极
  • 1篇治疗泌尿系结...
  • 1篇肾癌
  • 1篇肾镜
  • 1篇肾镜取石术

机构

  • 5篇河南省中医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龚永明
  • 2篇陈瑞廷
  • 2篇赵俊峰
  • 1篇胡培森
  • 1篇张林超
  • 1篇潘世杰
  • 1篇崔洪泉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与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表浅层膀胱癌病患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行TURBT手术,研究组行HOLRBT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导尿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表浅层膀胱癌应用HOLRBT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国桥龚永明
关键词:TURBT术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对中晚期肾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中晚期肾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四组,CIK治疗组、复方苦参组、复方苦参组+CIK组、IL-2+INF-α组,分别抽取患者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3个月外周血,通过单抗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测量外周血各项免疫指标(CD3+、CD4+、CD8+及CD4+/CD8+)变化情况,评价各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IK细胞治疗后,患者CD3+、CD4+升高,CD4+/CD8+比值升高,与另外三组相比,免疫指标改善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晚期肾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孙继建赵俊峰张林超陈瑞廷崔洪泉龚永明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中晚期肾癌免疫功能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分析研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0%、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10%,对照组痊愈率为77.50%、有效率为10%、无效率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32.50%,复发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可考虑首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此方式创伤性小,并发症低,治疗费用低,应用价值大。
王国桥龚永明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泌尿系统结石并发尿路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病原学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1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和未感染组118例.分析尿路感染病原学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回归方程.结果1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共有32例并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1.33%;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肾积水、尿路梗阻、上尿路结石是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OR=2.408、1.496、2.782,P均<0.05),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回归方程模型:Logit(P)=-3.198+肾积水×0.879+尿路梗阻×0.978+结石位置×1.023.结论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风险较高,尿标本检出革兰阴性菌占比较高,临床可据此给予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治疗,有肾积水、尿路梗阻、上尿路结石是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效且拟合效果较好.
潘世杰龚永明赵俊峰陈瑞廷胡培森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病原学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与环状电极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与环状电极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经尿道双极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导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织病理标本保留肌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环状电极相比,针状电极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更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较低。
王国桥龚永明
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肿瘤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