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兴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潍坊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缺血
  • 5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动脉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 4篇卒中
  • 4篇氨酸
  • 4篇半胱氨酸
  • 4篇MTHFR基...
  • 4篇MTHFR基...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浆
  • 3篇血清
  • 3篇血性
  • 3篇尿酸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颈动脉

机构

  • 1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赵兴军
  • 11篇刘志辉
  • 8篇周浩
  • 5篇刘君玲
  • 4篇孟颖
  • 3篇刘芳
  • 2篇刘芳
  • 1篇刘君玲
  • 1篇魏巍
  • 1篇徐萍萍
  • 1篇耿建红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2篇潍坊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磷脂蛋白抗体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310例颈内动脉系统IS患者,应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根据有无CAS斑块及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无斑块无狭窄)80例;B组(有斑块无狭窄)101例;C组(有斑块有狭窄)129例,C组中1°狭窄42例,2°狭窄36例,3°狭窄33例,4°狭窄18例。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ACA浓度,同时检测常规生化指标。结果 A、B、C组患者血清ACA浓度依次为(8.21±7.86)PLU/ml、(13.57±8.04)PLU/ml、(26.54±10.35)PLU/ml;B组、C组患者血清ACA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患者血清ACA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血清ACA水平随CAS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CA是否为阳性与TG水平密切相关。结论血清ACA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发展,TG是血清ACA阳性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ACA可作为CAS的血清生化指标。
魏守超刘君玲赵兴军孟颖刘志辉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
MTHFR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探讨5 ,10-基四氢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MTHFR)基因677位点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150 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不稳定及稳定斑块组。应用SLQ-108A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基因组 DNA 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稳定斑块组TT基因型频率是远低于不稳定斑块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结论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可能性有关,其中TT基因型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不稳定型的重要指标。
周浩刘志辉魏守超赵兴军
关键词:MTHFR基因多态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MTHFR 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叶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 N5, N1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叶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SLQ-108A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基因组 DNA 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清叶酸水平。结果 MTHFR 基因 TT频率为56%,TC 频率为26%,CC 型频率为 17%;T 等位基因频率为70%,C等位基因频率为 30 %。MTHFR基因TT 型血浆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型,TC 型与 CC型血浆叶酸水平较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MTHFR 基因 C677T 突变与血清叶酸水平显著相关,MTHFR基因纯合突变可能是引起低叶酸水平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
魏守超刘志辉周浩赵兴军
关键词:叶酸缺血性卒中MTHFR基因多态性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尿酸与肌酐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尿酸(uric acid,UA)和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117例复发缓解型MS急性发作期患者,同时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125例门诊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于次日06:00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UA、SCr浓度。结果 MS组血清U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女性患者U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男性患者U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MS组血清S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女性患者血清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男性患者血清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S中女性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低于男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复发缓解型MS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UA和SCr水平无相关性。结论血清UA、SCr水平的降低可能与MS患者急性发作期有关,UA、SCr水平是MS的重要生化指标,值得注意的是MS患者中女性较男性不易发生高尿酸血症。
刘芳赵兴军孟颖刘志辉刘君玲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尿酸肌酐脱髓鞘疾病
白藜芦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转化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通过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MCAO模型缺血-再灌注损害脑组织转化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药物剂量、用药时间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白藜芦醇神经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白藜芦醇治疗组(A组,48只)、假手术组(B组,8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8只).用改良线栓法制做大鼠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后0h、2h、4h、6h,分别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mg/kg、15mg/kg、 20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并记录神经功能评分.B组麻醉和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但不插入线栓.造模成功后24h灌注取脑,切片,石腊包埋、制片,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GF-β1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p〈0.05),且与白藜芦醇剂量呈正相关(r=0.95,P=0.007).B组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评分为0,明显低于A组和C组中0h各组评分(均P=0.000).A组大鼠脑海马区TGF-β1及VEGF阳性细胞表达数显著多于B组和C组(均p〈0.05),且与白藜芦醇干预时间早晚呈正相关(r=0.95,P=0.003),即治疗时间越早TGF-β1及VEGF阳性表达细胞数越多,而白藜芦醇剂量和干预时间对大鼠脑海马区TGF-β1及VEGF阳性表达细胞数并无明显交互影响.B组大鼠脑海马区TGF-β1及VEGF阳性细胞表达数较C组少,两者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功能缺损,其可能是通过上调缺血区脑组织TGF-β1及VEGF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徐萍萍刘志辉周浩魏守超赵兴军
关键词: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
TCD对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估价值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对单侧颈内动脉(ICA)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侧支循环情况的评估价值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单侧ICA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重度狭窄组22例,闭塞组18例。用德力凯EMS-9PB型TCD检测其颅内脑血流情况,分析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侧支循环开放率。根据侧支循环开放的血管条数将患者分为3组,无侧支循环组(A组)、1条或2条侧支循环组(B组)、3条侧支循环均开放组(C组),并在初次入院时和2周后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6个月后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析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ICA闭塞组侧支循环开放率为88.89%,明显高于重度狭窄组59.09%(P=0.036)。入院时A组、B组、C组患者之间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2周后3组间NIH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2),6个月后3组mR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23)。结论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其侧支循环建立越好。侧支循环形成的数目与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侧支循环建立越完善者,其临床预后越良好。
刘芳赵兴军孟颖刘志辉刘君玲
关键词:TCD颈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闭塞侧支循环临床预后
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研究者162例,其中脑梗死患者102例,对照组60例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经颅脑磁共振(MRI)检查。采用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MTHFR C677T位基因型。结果脑梗死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16.0655,P=0.0003;χ2=14.4755,P=0.0001)。结论 MTHFR C677T位点C→T基因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周浩刘志辉魏守超赵兴军刘芳
关键词:MTHFR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
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热点,从体内代谢或从外界摄取的尿酸经多种代谢途径影响着脑梗死的发生。不同浓度的血清尿酸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不同,关注高尿酸血症对脑梗死发病的预防及其风险预测、疗效监测、再发风险评估等将意义重大。本文就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魏守超刘志辉周浩赵兴军刘君玲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与尿酸水平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尿酸(uric acid,UA)的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TIA患者及115例健康查体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荧光免疫法、比色法测定血浆HCY、UA的水平。结果 TIA组血浆HCY和UA浓度分别为(20.47±7.32)μmol/L和(341.17±84.31)μmol/L;对照组血浆HCY和UA浓度分别为(15.28±4.62)μmol/L和(298.67±64.59)μmol/L。TIA组患者HCY、U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示TIA组HCY、UA二者呈正相关(r=0.239,P=0.012)。Logistic回归分析示,尿酸[比值比(odds ratio,OR)1.01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2~1.023,P<0.001]、HCY(OR 1.077,95%CI 1.003~1.156,P=0.041)为TIA危险因素。结论 TIA患者血浆HCY、UA水平均增高且二者具有相关性。
赵兴军刘芳刘芳魏巍孟颖刘志辉魏巍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同型半胱氨酸尿酸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新发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以无脑梗死的门诊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浆Hcy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双侧颈动脉颅外段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性质,采用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目标人群MTHFR C677T基因型。结果共纳入新发前循环脑梗死组患者150例,对照组100例。①脑梗死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0%vs 19.0%,χ~2=22.067,P<0.001;64.0%vs 45.5%,χ~2=6.907,P=0.009);②脑梗死组MTHFR C677T C→T基因突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53,P<0.001);③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66.2%vs 34.1%,χ~2=14.587,P<0.001;77.5%vs 60.2%,χ~2=6.978,P=0.008)。结论 MTHFR C677T位点C→T基因突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其狭窄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周浩魏守超赵兴军刘芳刘志辉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血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