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生

作品数:8 被引量:74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2篇食管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1篇滴注
  • 1篇胸腹
  • 1篇胸腹联合
  • 1篇胰十二指肠
  • 1篇胰十二指肠切...
  • 1篇胰瘘
  • 1篇右半结肠
  • 1篇增生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增生
  • 1篇乳腺增生病
  • 1篇三苯氧胺
  • 1篇三苯氧胺治疗

机构

  • 8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8篇张建生
  • 6篇魏林生
  • 4篇胡建民
  • 3篇李保忠
  • 3篇靳迎军
  • 2篇黄涛
  • 1篇肖建安
  • 1篇郭梅
  • 1篇李保中
  • 1篇贾海全
  • 1篇曹景峰
  • 1篇梅平
  • 1篇杨怀华
  • 1篇王海学
  • 1篇张卫华

传媒

  • 2篇河南肿瘤学杂...
  • 2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右半结肠切除后回结肠套入吻合43例临床观察
1995年
我院外科从1987年2月至1993年12月,无选择地对43例盲结肠占位病人在行右半结肠切除后,采用回横结肠端端一层吻合后回肠套入结肠的方法完成肠道连续,重建回盲瓣的功能,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5—65岁,平均57.3岁。病变位于回盲部20例,升结肠17例;结肠肝曲6例。病理类型:腺癌30例。粘液腺癌5例,类癌3例,淋巴肉芽肿2例,结核3例。 43例切口均一期愈合。
魏林生张建生胡建民黄涛刘芳君靳迎军李保忠
关键词:结肠切除外科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处理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
1994年
通过9年来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的回顾分析,体会到胰腺残端的不同病理变化,如充血水肿、粗大、肥厚、胰管口径大小、与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粘连等,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单一、固定模式的处理胰腺残端是不可靠的,可能是胰瘘发生的主要原因。采用目前常用的4种方法,灵活应用是较适宜的,但应尽可能采用空肠胰腺残端套入或空肠胰管吻合法。
张建生魏林生胡建民胡日昌靳迎军李保志
关键词: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635例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本文报道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635例。年龄20 ̄55岁,其中20 ̄30岁70例,31 ̄40岁306例,41 ̄50岁107例,全部病例均用三苯氧胺治疗,显效540例,有效51例,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副作用少,疗效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胡日昌张建生魏林生胡建民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三苯氧胺
食管癌切除适宜长度的探讨(附2325例切除标本分析)被引量:67
1994年
作者通过2325例食管癌切除标本及其中201例残端癌阳性病例的观察分析了癌旁食管切除长度与断端癌阳性率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癌旁食管各切除10cm以上为最适宜的切除长度。
张三申曹景峰魏林生张建生梅平杨怀华赵子贞郭梅
关键词:食管肿瘤病理学外科手术
经左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贲门胃底癌380例临床分析
2000年
对380例贲门胃底癌经左胸腹联合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切除354例,切除率93.2%,根治切除率71.1%。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3%、36.8%、31.4%,其中工期病人1、3、5年生率分别为95.2%、60.5%、55.6%,Ⅱ期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6.0%、45.7%,Ⅲ期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5%、30.1%、21.7%,Ⅳ期病人1、3年生存率分别为39.8%、9.4%,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贲门胃底癌病灶位于膈肌下,有时癌灶向上累及食管下段,向下累及胃体,或向周围累及邻近器官或组织。我们采用左胸腹联合切口进行了≥D_2根治术67.6%(257/380),术野暴露最佳,不仅有利于手术切除率的提高,而且更方便于区域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对于不能行根治手术的病例也要争取作姑息性切除以减少出血、穿孔、梗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机体对肿瘤的负荷,因而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和质量。术后72h拔除胸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1%,其中肺部并发症是术后主要并发症,占7.2%,未明显超出有关文献参考值。胸腹联合切口是贲门胃底癌手术的最佳切口。
李保忠张建生魏林生
关键词:贲门胃底癌手术切口生存率术后并发症
贲门癌食管与胃黏膜单层套入式吻合232例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对 2 32例贲门癌患者采用食管全层与胃黏膜单层套入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术后无吻合口瘘 ,3个月内X线食管钡餐造影摄片 ,钡剂通过顺利 ,吻合口宽大 ,直径均在 1.3cm以上 ,头低脚高位 ( 6 0°)无钡剂返流 ,术后 6个月经纤维食管镜检查 ,从吻合口以上被套入胃壁内 3cm长的食管腔呈关闭状 ,并可见突起延伸的黏膜皱襞 ,镜身均能顺利通过吻合口 ,其中 14例食管有较轻微的黏膜充血、水肿 ,9例黏膜面有轻度凸凹不平变化 ,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9 9% ,术后随访 1~ 2年均无明显的胸骨后烧灼感、刺痛和咽下困难及进食呕吐等。初步临床实践体会 ,贲门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时 ,采用本吻合法层次清晰 ,缝合准确 ,抗张力强 ,吻合口径宽大、柔软 ,对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有显著效果 ,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返流作用 ,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
李保中肖建安王海学魏林生靳迎军贾海全胡建民张建生
关键词:贲门癌食管胃黏膜
青年人直肠癌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7年
我院外科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30岁以下直肠癌28例,占同期收治直肠癌的9.46%。其中男女比例为1∶1.15,平均病程8.4个月,超过6个月的50%;误诊率为92.8%;改良Duke′s分期C+D期病例占71.5%;低分化腺癌、粘液癌、未分化癌占78.5%。1、3、5年生存率为44%、28.6%、16.5%。通过分析表明:青年人直肠癌具有病程长、易误诊、病期晚、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早期确诊的最有效手段是直肠指诊。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保肛手术的选择应慎重,我们建议远切距以5cm为宜。综合治疗可以改善青年直肠癌病人的预后。
黄涛李保忠张建生
关键词:青年期直肠癌误诊综合疗法
普鲁卡因静脉滴注在肠梗阻病人中的应用
2000年
我院麻醉科与普外科共同协作从1987年至19四年在临床工作中采用静脉滴注普鲁卡因的治疗方法静脉封闭疗法,观察治疗了116例肠梗阻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这一个方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治116例病人,男72例,女44例;年龄19~72岁年均龄48岁;有腹部手术病史的101例。
张卫华刘芳君张建生韩庆录
关键词:普鲁卡因肠梗阻静脉滴注肠鸣音X线检查肠绞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