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皮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研究经皮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采用经皮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45例。根据Ruedi和Angower分型,Ⅰ型25例,Ⅱ型12例,Ⅲ型8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5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2个月,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3个月(3~10个月)。按照Johner和Wruhs膝踝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27例,良13例,中5例,优良率88.9%。结论在正确掌握手术技术的前提下,经皮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张永刚刘列宋宁亚肖文兴杨军旗赵晓明李凯
- 关键词:锁定接骨板PILON骨折疗效
- 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11例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61岁,平均39.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5 d。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运动伤2例,摔倒磕碰伤4例;其中开放伤2例,闭合伤9例。11例患者均为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无完整大骨块患者;均施以手术治疗,采用2枚双固定螺钉治疗。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Lysholm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积分达95分以上为优秀,95~85分为良好,<85~65分为尚可,<65分为差。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排异反应等。术后复查X射线片示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均对位良好,固定可靠,11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8~12周,10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达健侧,其中1例屈曲度稍差(约100°),髌骨下极骨折3~5个月达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治疗方法简单,固定充分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且不需二次手术,为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 肖文兴侯芳妮刘列赵晓明张永刚李凯
- 颈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细胞凋亡与Bax,Caspase-3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检测人颈椎间盘组织中的细胞密度、细胞凋亡率以及Bax和Caspase-3的表达.方法:实验组椎间盘标本来自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手术的患者,所有病变节段均经MRI证实.对照组标本为无脊柱相关疾病史的青年死亡者新鲜尸检颈椎间盘.采用组织形态学观察法和TUNEL法检测人颈椎间盘中的凋亡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ax及半胱胺酸蛋白酶蛋白-3(Caspase-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内的细胞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内的TUNEL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髓核内Bax,Caspase-3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将对照组和患者组全部50例颈椎间盘标本合并后进行相关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颈椎间盘TUNEL阳性细胞率与细胞密度间呈负相关;两组髓核内Bax,Caspase-3阳性细胞率与TUNEL阳性细胞率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细胞密度下降参与了人颈椎间盘的退变过程.细胞凋亡是椎间盘髓核细胞减少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控Bax和Caspase-3的表达可降低人颈椎间盘内的细胞凋亡率,延缓人颈椎间盘的退变.
- 刘列王胜波赵花刘淼宋宁亚肖文兴张永刚赵晓明李凯
-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凋亡BAX
- 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骨折
- 目的 观察总结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处骨折采用关节镜下微创双固定螺钉固定使骨块复位,前交叉韧带连续性恢复,配合术后积极康复功能训练.结果 术后获5~20个...
- 李凯刘列肖文兴杨军琪赵晓明李小宏刘鹏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 自制抗菌油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6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自制抗菌油膏外敷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61例病人均采用抗菌油膏换药,1次/3d,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显效率79.1%,总有效率95.8%。结论抗菌油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抗菌油膏外治皮肤溃疡前景广阔。
- 李凯刘列肖文兴李小宏赵晓明张永刚
- 关键词:慢性皮肤溃疡外敷
- B型超声定位治疗四肢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B型超声对52例非金属异物伤患者进行定位及定性检查。结果B型超声对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高。结论B型超声是软组织内非金属异物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 宋宁亚刘列张永刚肖文兴赵晓明李凯
- 关键词:超声非金属异物
- 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0~61岁,平均3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d,平均2.5d。致伤原因:车祸伤4例,运动伤2例,摔倒磕碰伤4例,镰刀割伤1例。起点处损伤8例,开放伤2例,闭合伤6例,髌韧带损伤未带髌骨下极骨块患者2例,髌韧带损伤连带髌骨下极粉碎、小骨块患者6例,无完整大骨块患者;止点处损伤患者3例,开放患者2例,闭合患者1例,均无胫骨止点骨块撕脱;11例患者韧带完全损伤者8例,不全损伤者3例,这些患者均施以手术治疗,采用1~2枚双固定螺钉治疗,为损伤髌韧带起、止点提供有效附着。髌韧带中部损伤患者未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下肢静脉血栓,无排异反应。术后复查X线片示:髌骨高度与髌韧带长度恢复1:1,11例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9~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8~12周,10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达健侧,其中1例屈曲度稍差(约100°),髌骨下极骨折3~5个月骨折达骨性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0.9%。结论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新鲜髌韧带起、止点损伤方法简单,固定充分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且不需二次手术,为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 肖文兴杨军琪刘列赵晓明张永刚李凯
- 关键词:髌韧带损伤内固定术
- 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8月—2023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骨科确诊的63例巨大肩袖损伤患者, 其中男38例、女25例, 年龄37~65(54.5±7.8)岁, 病程10~20(6.8±1.2)个月。63例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损伤肩袖修复重建手术治疗, 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2例, 术中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线桥技术修复损伤肩袖;对照组31例, 术中采用关节镜下单排锚钉固定技术修复损伤肩袖。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包括疼痛、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及主观满意度5个方面评分), 评估2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6个月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 并比较术后6个月肩袖再撕裂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 术后随访6个月。(1)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损伤侧别等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VAS评分:观察组及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两两比较, 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为(1.13±0.34)分, 低于对照组的(1.42±0.5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 P=0.008);术前及术后6个月, 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UCLA评分:观察组及对照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两两比较, 术后3、6个月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术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 患者UCLA各项指标评分组间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 观察组的主动前屈活动度评分为(4.78±0.98)分, 高于对照组的(3.77±0.7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 P=0.009)
- 康彦忠李凯邵川强刘海军
- 关键词:肩袖损伤关节镜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NeerⅢ~Ⅳ型)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plate,LPHP)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于术后3~33个月进行随访总结及分析。结果:按Neer标准评定,优4例,良7例,可5例,差1例,患者主观满意。结论:肱骨近端骨折NeerⅢ~Ⅳ型采用手术肱骨近端LPHP治疗,可以达到早期活动的目的,效果满意。
- 李凯刘列宋宁亚肖文兴李小宏张永刚
-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解剖锁定钢板手术
- 自拟益肾健骨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骨密度、骨代谢、骨折愈合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8年
- 目的观察用自拟益肾健骨汤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骨密度、骨代谢、骨折愈合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宝鸡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症性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年自拟益肾健骨汤内服,监测用药前后骨密度、骨代谢、骨折愈合相关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股骨颈、腰椎、粗隆间、Wards三角区等部位的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P <0. 05);骨代谢指标骨型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LAP)、骨钙素(osteocalcin,OC)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rosslaps,β-CTX)、全甲状腺旁腺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等骨代谢指标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血清骨折愈合相关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显著高于对照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appa B ligand,RANKL)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益肾健骨汤联合钙剂治疗脾肾阳虚证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疗效满意,利于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外周血骨折愈合相关指标IGF-1、OPG、RANKL浓度以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而调节骨代谢和骨转换有关,值得临床推广。
- 张有为李凯杨军琪李小宏
- 关键词:脾肾阳虚证骨密度骨代谢骨保护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