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素芬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药师
  • 3篇药物
  • 3篇临床药
  • 3篇临床药师
  • 3篇菌药
  • 3篇抗菌
  • 3篇抗菌药
  • 3篇抗菌药物
  • 2篇药品
  • 2篇药品不良反应
  • 2篇药师干预
  • 2篇用药
  • 2篇预防用
  • 2篇预防用抗菌药
  • 2篇预防用抗菌药...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围手术期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机构

  • 15篇白银市第一人...

作者

  • 15篇杜素芬
  • 5篇张虹
  • 4篇吴萍
  • 4篇李玉珍
  • 3篇李玉珍
  • 3篇石俊
  • 2篇王瑛
  • 2篇张振霞
  • 2篇赵艳侠
  • 1篇王卫东
  • 1篇郑学伟
  • 1篇李晓凤
  • 1篇徐银芬
  • 1篇杨晓兰

传媒

  • 4篇中国药事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药师
  • 1篇甘肃医药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第二届全国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药师干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针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不合理现象,通过临床药师从临床药学角度,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实施干预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抽取临床各科病历统计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不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医嘱病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使用率有了有明显的下降,平均使用率下降了14.5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病历下降了25.58%。结论: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效果是明显的,干预的措施是有效的。
赵艳侠杜素芬李玉珍
关键词: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使用率
倍他司汀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1例被引量:2
2006年
杜素芬
关键词:倍他司汀注射液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症症状缓解心血管科
甘肃药用植物资源区域分布特征及保护利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甘肃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但投入严重不足、科技力量薄弱、研发能力较低、开发保护和基地建设滞后,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笔者探究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利用对策。方法根据全省气候类型、地貌、地理特征,将全省划分为4个中草药材生态分布区域,分析探讨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结果提出了甘肃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通过加大管理和保护力度,稳定和丰富中药材资源;加大扶持、服务、技术公关和资金投入力度以推进规范化种植和基地建设,促进中草药规模化、产业化等。结论有关部门要提高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意识,采取相应对策,实现甘肃药用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杜素芬王卫东
关键词:药用植物
临床药师干预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对比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外科各科室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参与使用前2005年7~11月外科手术病历746份,参与使用后2007年11月-2008年2月手术病历521份,分别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原理对比用药频度,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参与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后,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剂量、用药方式趋于合理,用药时间大幅缩短;各类手术日趋符合卫生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要求。但仍存在选药广谱、用药疗程偏长、剂量偏大、不必要的联合用药等问题。结论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杜素芬李玉珍吴萍张虹
关键词:临床药师抗菌药物外科围手术期DDDS
我院2009年住院病人医嘱不合理用药药历分析
2011年
目的了解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医嘱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2009年临床药师每月抽查审核出院病历,根据病人的临床诊断,结合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报告单等,判定用药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用药病历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共计抽查审核病历5785份,不合理用药127份,占住院病历的2.2%。结论本院用药基本合理,但还存在缺陷,需进一步规范。
李玉珍赵艳侠杜素芬
关键词:住院病人合理用药临床药师
我院2008年8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85例ADR病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抗感染药类别、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85例ADR主要与抗感染药特别是β-内酰胺类药物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合并用药、老年患者及婴幼儿的体质等因素有关;ADR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减少ADR的发生。
杜素芬徐银芬杨晓兰张虹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近期门诊处方调查和用药分析
<正>为了解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提供用药信息,作者对我院门诊处方开展了处方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旨在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推进新的《处方管理办法》的正确实施,现将随机抽查的20...
杜素芬李玉珍石俊
文献传递
复方土金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对复方土金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土金颗粒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土金颗粒中的甘草酸的含量。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1.0~ 10 .1μg ,平均回收率为98.2 3%。结论 :方法可行 ,重复性好 。
吴萍杜素芬张振霞王瑛
关键词:甘草酸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我院2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收集的20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3大类,男性多于女性(1.48∶1),老年患者(≥60岁)偏多(占30.58%);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居首位(占55.34%);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95.6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占56.80%)。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郑学伟杜素芬李玉珍吴萍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间歇治疗汞超标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为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间歇治疗汞超标的临床疗效,将46例长期从事汞作业尿汞高于生物接触限值的慢性汞超标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DMSP间歇肌肉注射驱汞治疗,治疗组自驱汞用药开始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结果显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DMPS驱汞后尿汞值基本恢复正常,疗效与对照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2,P=0.736)。驱汞后治疗组尿β_(2)-MG、α_(1)-MG分别由(5.08±1.01)、(20.78±1.21)降至(4.12±1.04)、(16.34±2.23)μmol/L,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MPS为驱汞治疗的基础,早期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增强患者驱汞的承受能力,修护部分肾功能。
杜素芬张虹李晓凤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二巯基丙磺酸钠疗效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