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云娟

作品数:20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州市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矫治
  • 4篇牙合
  • 4篇正畸
  • 4篇头影
  • 4篇头影测量
  • 4篇畸形
  • 4篇安氏
  • 3篇少年
  • 3篇青少年
  • 3篇阻生
  • 2篇正畸治疗
  • 2篇支抗
  • 2篇上颌
  • 2篇切牙
  • 2篇锥形束CT
  • 2篇阻生牙
  • 2篇口腔
  • 2篇口腔正畸
  • 2篇恒牙
  • 2篇X线

机构

  • 20篇常州市口腔医...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江苏省口腔医...
  • 1篇连云港市第一...

作者

  • 20篇沈云娟
  • 15篇秦燕军
  • 13篇陈慧霞
  • 4篇陈文静
  • 4篇李媛
  • 3篇赵春洋
  • 3篇于建峰
  • 2篇刘可
  • 2篇徐晓静
  • 1篇王珊
  • 1篇于剑南
  • 1篇赵宏
  • 1篇彭佳美
  • 1篇谷妍
  • 1篇顾月光
  • 1篇赵丽琴
  • 1篇程礼明
  • 1篇曹寅

传媒

  • 9篇口腔医学
  • 3篇淮海医药
  • 2篇口腔材料器械...
  • 2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09
  • 1篇199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eyond冷光美白对四环素牙和氟斑牙的美白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Beyond冷光美白技术对轻中度四环素牙及氟斑牙的美白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口腔美容科进行牙齿美白的轻中度四环素牙及氟斑牙患者各30例,采用Beyond冷光美白技术对其进行美白,术前及术后用Vita比色板比色,比较美白后即刻、1周(诊室护理后)、6个月、12个月时的美白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四环素牙及氟斑牙患者美白后的美白有效率逐渐降低(P<0.05)。氟斑牙颜色接近正常,而氟斑并未完全消失,而患者的满意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四环素牙患者的满意度下降较多(P<0.05)。结论四环素牙和氟斑牙均可以采用Beyond冷光美白技术进行美白,随着时间的延长,需要进行护理以保持美白效果。
赵丽琴陈慧霞沈云娟
关键词:四环素牙氟斑牙BEYOND冷光美白
替牙早期上颌阻生中切牙矫治过程中的支抗控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评价替牙早期上颌阻生中切牙矫治过程中的支抗控制及矫治要点。方法选择常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替牙早期上颌中切牙阻生需进行牵引治疗的骨性Ⅰ类患者11例,治疗前拍摄CBCT以确定上颌阻生中切牙的位置、外形、牙根及周围组织等情况,根据情况进行治疗,牙齿位置基本正常即主动加力结束即视为矫治结束,分析矫治过程中的支抗控制及矫治效果。结果替牙早期上颌阻生中切牙矫治过程中,正常萌出的上切牙和第一磨牙或第二乳磨牙基本可以提供所需的支抗;阻生严重者,先采用活动矫治器牵引阻生牙后再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精细调整。结论替牙早期阻生中切牙的保留对面部美观至关重要,采用必要的支抗控制进行保存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采用CBCT对阻生中切牙进行精确分析也是取得良好矫治效果的必要保障。
陈慧霞李媛沈云娟秦燕军陈文静
关键词:阻生替牙期支抗
固定式[牙合]垫联合矫治恒牙早期反[牙合]
2009年
正中咬合时,前牙或后牙的反覆[牙合]、反覆盖关系,称为反[牙合]。反[牙合]是诸多错[牙合]中最常见的畸形之一,而且临床表现变化多样,治疗也错综复杂。由于恒牙早期颌骨与牙的发育大部已完成,很难通过改变生长来调整颌骨关系,移动颌骨的可能性也不大,口外力已不常使用,只能采用掩饰性的治疗方法,通过牙齿位置的改变建立适当的覆[牙合]覆盖关系。笔者结合临床实践,采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早期反[牙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秦燕军沈云娟于建峰
关键词:[牙合]垫恒牙早期联合矫治固定式错[牙合]
片段弓与微种植体支抗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2012年
目的比较片段弓技术和微种植体支抗在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牙列拥挤,双侧对称拔除第一前磨牙且需将尖牙拉向远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尖牙远移时应用微种植体作为支抗,对照组则使用片段弓技术远移尖牙,测量尖牙向远中移动的距离以及磨牙近中倾斜的程度。结果试验组尖牙移动的速率为(1.428±0.072)mm/月,快于对照组(1.137±0.081)mm/月;试验组磨牙近中倾斜程度为(1.27±0.18)°,小于对照组(1.91±0.1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拉尖牙向远中在牙齿移动速率以及控制磨牙近中倾斜等方面优于片段弓技术。
徐晓静沈云娟秦燕军
关键词:片段弓微种植体支抗尖牙远中移动
不同粘接方式在上颌前部埋伏牙正畸矫治中的应用效果
2013年
目的评价不同粘接方式在上颌前部埋伏牙正畸矫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28例,根据患者埋伏牙的托槽粘接方法分为京津组和光固化组,京津组采用37%磷酸酸蚀剂和京津牙釉质粘接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托槽的直接粘接和脱落后再粘接;光固化组采用3M公司生产的TransbondTMPLUS MIP耐湿性处理液和TransbondTMPLUS光固化粘接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托槽的直接粘接和脱落后再粘接。记录两组患者埋伏牙托槽初次粘接所用时间及加力起始6个月内的脱落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京津组埋伏牙托槽初次粘接时间多于光固化组(P<0.01),而托槽首次脱落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粘接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埋伏牙托槽的粘接时间,提高粘接效率。
沈云娟陈慧霞秦燕军许晓聪
关键词:阻生牙光固化正畸治疗
骨性Ⅲ类畸形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三维测量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的变化,从三维方向上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14例恒牙列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0-12岁,平均10.9岁,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前、后,进行CBCT三维扫描,采用Dolphin 11.0对骨组织及牙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三维坐标体系,选择23个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颌前方牵引后,A-冠状面的距离、SNA、ANB均显著增大(P〈0.01);A-水平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5),ANS-PNS增大,有显著差异(P〈0.05),上颌骨向前、向下生长。Po-S-N显著增大(P〈0.01),SNB显著减小(P〈0.05),提示颏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生长得到抑制。U1j-冠状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1),提示上切牙前移;U1牙长轴-SN交角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切牙唇倾。U6j-水平面的距离、U6j-冠状面的距离均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颌磨牙近中移动、伸长。额颌缝等4条骨缝三维方向上均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后,经CBCT三维测量,证实翼腭缝等骨缝的生长改建在上颌骨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颌骨及上颌牙明显向前、向下生长;下颌骨生长得到抑制。
秦燕军沈云娟谷妍王珊刘可赵春洋
关键词:骨缝锥形束CT
控根辅弓对上颌切牙转矩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控根辅弓对直丝弓矫治器患者的上颌切牙转矩效果。方法:选择22例安氏Ⅱ1拔牙矫治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在精细调整阶段配合控根辅弓对过度直立或内倾的上颌切牙进行正转矩。按主弓丝不同分为2组,14例主弓丝为0.46 mm×0.64 mm的不锈钢方丝,8例主弓丝为0.46 mm的不锈钢圆丝。对22例上颌切牙转矩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例上颌切牙转矩后的X线头影测量结果显示,1-SN、UIa-NA值增加(P<0.01),控根辅弓对上切牙的正转矩效果明显;转矩的时间,主弓丝为圆丝上颌切牙转矩快于主弓丝为方丝,P<0.05。结论:在直丝弓矫治的精细调整阶段,配合前牙控根辅弓,是对内收后过度直立或舌倾的上颌切牙实现转矩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秦燕军顾月光刘可于剑南沈云娟赵宏赵春洋
关键词:转矩上颌切牙直丝弓矫治器
常州地区正常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研究(一)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本地区正常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值标准。方法选择120名常州籍汉族正常青少年拍摄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用经典分析方法作角度测量及线距测量;通过与北京、西安、长春地区的青少年进行比较,观察不同地区正常值间的差异。所有测量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常州地区汉族正常青少年硬组织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标准,不同地区间比较,常州地区青少年下颌平面角、Y轴较西安、长春地区青少年大;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较北京、西安地区青少年小。结论不同地区正常青少年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间有一定的差异。
沈云娟陈慧霞许晓聪
关键词:青少年头影测量
安氏Ⅰ类错畸形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畸形所包含的各种错畸形。方法选择267例恒牙列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根据临床特征并结合X线头影测量,分析各种错畸形的构成比。结果①矢状向:Ⅰ类骨面型202例(75.66%),Ⅱ类骨面型45例(16.85%),其中上颌前突16例,下颌后缩30例,上颌前突合并下颌后缩1例,Ⅲ类骨面型20例(7.49%)。②垂直向:正常型99例(37.08%),高角型153例(57.30%),低角型15例(5.62%)。③安氏Ⅰ类错畸形的构成情况:牙列拥挤245例,(91.76%),牙间隙21例(7.87%),双颌前突12例(4.49%),前牙反43例(6.10%),前牙深覆盖105例(39.33%),前牙深覆110例(41.20%),其中闭锁型深覆4例,后牙反14例(5.24%),后牙正锁6例(2.25%),个别牙错位2例(0.75%),前牙及双尖牙开5例(1.87%)。结论安氏Ⅰ类错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安氏分类法对错畸形特征的概括太笼统。
秦燕军彭佳美沈云娟赵春洋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
多曲方丝弓建立稳定关系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MEAW)技术在错[牙合]畸形矫治后期建立稳定[牙合]关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方丝弓矫治技术进入第三期,弯制多曲方丝弓,根据存在的错[牙合]畸形情况进行多种类型颌间牵引。结果采用MEAW技术,经过3~4个月颌间牵引,解决了错[牙合]畸形矫治第三期出现的问题,全部病例均建立了稳定的咬合关系。结论利用MEAW弓代替矫治后期理想弓的弯制,并通过不同类型的颌间牵引,能获得完美的矫治效果。
沈云娟陈慧霞秦燕军
关键词:多曲方丝弓颌间牵引[牙合]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