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福艳

作品数:23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港口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动脉
  • 5篇体层摄影
  • 5篇体层摄影术
  • 3篇影像
  • 3篇腺瘤
  • 3篇卵巢
  • 3篇内膜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2篇低剂量对比剂
  • 2篇动脉斑块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对比剂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性病
  • 2篇影像学

机构

  • 23篇天津港口医院
  • 2篇太原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作者

  • 23篇贾福艳
  • 15篇张伯生
  • 5篇骈文婷
  • 5篇郭健
  • 3篇高长乐
  • 2篇姚宏
  • 2篇梁海红
  • 2篇宋伟兴
  • 2篇王宝仁
  • 1篇张敬
  • 1篇杨静
  • 1篇纪盛章
  • 1篇张爱丽
  • 1篇张得志

传媒

  • 3篇交通医学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评价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效果。方法将6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及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后采用ECG门控扫描及图像重建技术,应用Philips Brilliance40层螺旋CT先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平扫后,回顾性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对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行VR、CPR、MIP等后处理,得到冠脉主要分支图像,并根据图像来评价冠状动脉的行径、管腔狭窄情况及支架内通畅情况等。结果心率在70次/min以下的图像清晰完整,68例患者明确显示了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的管腔情况,其中发现了左前降支钙化伴狭窄20例,左室陈旧性心肌梗死3例,支架植入术后管腔通畅5例,肺动脉圆锥支起源于右冠状动脉窦15例。结论Philips Brilliance40层螺旋CT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扫描速度已完全能满足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需要,可首选为非创伤性冠状动脉检查。
贾福艳王宝仁林家声张伯生高长乐尹全乐骈文婷
关键词:心率冠状动脉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疾病
DTI联合FLAIR对脑白质区梗死灶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联合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技术在脑白质区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9月某院神经内科救治的122例脑梗死患者为整体开展此次研究.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脑缺血性脑梗死,且梗死区域在脑白质.所有患者首先需进行常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其后行DTI检查,测算病灶中心区域各向异性(FA)与梗死病灶对侧FA值,并采用FLAIR技术进行早期检测.结果 122例脑白质梗死患者中,常规MRI仅检出97例(79.5%),DTI联合FLAIR检出117例(95.9%),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因脑梗死进展时期不同而存在差异,皮质脊髓束的受损范围越大,则患者四肢活动受限越明显.结论 DTI联合FLAIR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为早期脑梗死患者的及时抢救和确诊争取时间,能准确定位脑梗死的具体局部区域并初步估算病情的严重等级,准确判断病灶区域及与周围脑神经纤维束的空间位置和关系,能让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普适价值.
郭健张伯生贾福艳白振武祝冲杨静
关键词:DTIFLAIR脑梗死
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影像学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颈部淋巴结极为丰富,在全身800多枚淋巴结中占300多枚。颈部淋巴结病变多为炎症、淋巴瘤和肿瘤转移所致。头颈部恶性肿瘤最常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性淋巴结的正确诊断对肿瘤临床分期、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意义重大。随着超声、CT、MRI、PET、PET/CT等技术的应用,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的准确度和特异度大大提高。在多普勒超声波谱分析中,淋巴结内血流阻力指数是一个很好区分肿大淋巴结性质的指标;CT增强扫描是颈部转移淋巴结最常用且有效的检查方法;MRS通过对淋巴结内代谢产物的改变反映淋巴结的病理改变;而PET则是目前惟一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显像技术。本文就颈部转移性淋巴结检出的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贾福艳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术
脑转移瘤的MRI诊断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脑转移瘤的MRI表现,探讨其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脑转移瘤50例,所有的病例均行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都包括T1WI、T2WI、FLAIR及DWI。结果 50例脑转移瘤中单发12例,多发38例;其中MRI平扫T1WI发现病灶95个,平扫FLAIR发现病灶120个,增强T1WI发现病灶156个,增强FLAIR发现病灶192个。结论 MRI增强扫描比平扫能发现更多的脑转移瘤病灶,尤其是增强FLAIR序列;脑转移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大部分能做出正确诊断。
贾福艳宋伟兴白振武
关键词:转移瘤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斑块与急性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应用3.0T多序列高分辨率MRI对颈动脉斑块分型、定量测量斑块负荷并分析其成分,探讨颈动脉斑块分型、负荷及组成成分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65例颈内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3.0T MRI扫描仪,于发病7 d内行头颅和双侧颈动脉MRI检查。在DWI序列上测量急性脑梗死体积;根据蔡剑鸣等制定的颈动脉斑块的MRI分型标准,采用CASCADE软件对斑块分型,分析其组成成分;测量平均颈动脉管腔面积(LA)、平均血管总面积(TVA),计算出平均管壁面积(WA)、平均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测量颈动脉斑块内脂质核心体积。结果:①缺血侧颈动脉Ⅳ~Ⅴ型及Ⅵ型斑块的发生率、斑块内脂质核心的发生率、平均WA及平均NWI均高于非缺血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缺血侧颈动脉平均NWI及斑块内脂质核心体积与同侧急性脑梗死体积具有较强正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3.0T MR能清晰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组成成分,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分型、定量测量颈动脉管壁负荷以及斑块内部成分的体积,从而对预测脑缺血事件的发生、监控病情的发展提供帮助。
刘雅宝纪盛章张伯生贾福艳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脑梗塞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在肾上腺常见良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CT检查技术的普及,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其中又以良性肿瘤居多,放射科医生的诊断对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良性肿瘤60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髓样脂肪瘤、嗜铬细胞瘤及节细胞神经瘤,分析各自的CT表现及影像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肾上腺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刘雅宝张伯生贾福艳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肿瘤放射科医生节细胞神经瘤髓样脂肪瘤嗜铬细胞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放射科感染防控与管理的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病变,同时还可累及肝脏、胃肠道、神经系统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等肺部以外的器官和脏器[1,2],是一次极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该病毒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命名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被定为“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措施进行防控[3]。因其传染性强、潜伏期长,并可产生急性肺损伤、呼吸困难以及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该病毒在全球广泛流行,危害极大,并且有可能长期与人类共存。
刘雅宝张伯生贾福艳
关键词:泌尿生殖系统多器官衰竭肺炎急性肺损伤
卵巢T1高信号良性病变信号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卵巢T1高信号常见良性病变信号特点及机制。方法回顾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卵巢T1高信号良性病变,分析术前T1WI/TSE、T2WI/TSE、T2WI/SPAIR序列图像,观察T1WI高信号强度和均质性、T2WI和SPAIR信号强度。结果 16例患者发现31个T1高信号病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17个病灶,T1WI显著高信号16个、中等高信号1个,均匀12个、不均5个,T2WI、SPAIR高信号15个、低信号2个。浆液性囊腺瘤出血2例2个病灶,T1WI中等高信号,均匀,T2WI、SPAIR高信号。成熟性囊性畸胎瘤3例6个病灶,T1WI显著高信号,不均,都有T1WI、T2WI高信号且SPAIR信号减低灶。甲状腺肿1例2个病灶,T1WI稍高信号,均匀,T2WI、SPAIR高信号。粘液性囊腺瘤2例4个病灶,T1WI中等高信号2个、稍高信号2个,均匀,T2WI、SPAIR高信号3个、低信号1个。结论卵巢良性病变MRI中,出血比蛋白质引起的T1高信号更强、更不均质,但二者信号有重叠,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征象和临床信息加以鉴别。卵巢含脂肪成分良性病变T1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特异性减低,容易确诊。
骈文婷张得志贾福艳张爱丽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囊腺瘤
多层螺旋CT在眼眶爆裂性骨折100例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眼眶爆裂性骨折100例患者行MSCT螺旋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分析。结果:(1)眼眶爆裂性骨折100例中,右侧眼眶内壁骨折52例,左侧眼眶内壁骨折31例,合并眶下壁骨折40例、合并鼻骨骨折12例;单纯眶上壁骨折17例。(2)骨折CT直接征象: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断端成角嵌插68例,眶壁的曲度发生改变20例。(3)骨折CT间接征象:眼外肌肿胀增粗、移位57例,边缘模糊以内直肌最多见,内直肌与眶内壁间的正常脂肪间隙变窄、消失或混浊,眶内容物疝入邻近副鼻窦内68例,副鼻窦积液、积血65例;眼球后眶脂体出血10例,视神经曲度改变3例;眶内积气35例;眼睑及眶周软组织肿胀100例。结论:MSCT扫描结合MPR重建技术能对眼眶爆裂性骨折做出明确诊断。
贾福艳尹全乐郭健
关键词:眼眶爆裂性骨折多平面重建
25例脑膜瘤CT典型征象分析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膜瘤的CT表现及诊断。方法 :2 5例脑膜瘤均经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①脑膜瘤本身的典型CT表现 ;②瘤周水肿 ;③肿瘤位于脑外的征象 ;④骨质改变 ;⑤邻近脑池、脑沟的改变。结论 :肿瘤部位、发病年龄、强化程度及部分脑膜瘤典型的特征性CT表现是脑膜瘤明确诊断的重要方面。
贾福艳高长乐
关键词:脑膜瘤CT征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