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扬扬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样颗粒疫苗生产工艺研究
-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膜蛋白M和衣壳蛋白N在病毒组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面蛋白GP5是其主要的免疫保护性蛋白。本研究将PRRSV的M、N和GP5蛋白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rati...
- 李春燕吕凤林赵扬扬陈千林曹政
- 文献传递
- 玫瑰香蒸馏酒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本研究用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清除实验和铜离子还原法测定玫瑰香蒸馏酒的总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以Trolox(可溶性维生素E)等价表示。结果表明,添加了玫瑰花发酵的蒸馏酒样的总酚含量、自由基清除作用、铜离子还原作用均比未添加玫瑰花的对照组酒样明显提高。并且随着玫瑰花使用量的增加,酒样总酚含量、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和对铜离子的还原作用也相应增加。总酚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呈同时上升趋势,说明玫瑰香蒸馏酒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多酚类物质含量有较密切关系。
- 胡晓燕沈才洪杨雪琴黄张君敖宗华赵扬扬
- 关键词: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白酒
- 白酒中絮状物形成对酒体溶液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以棕榈酸乙酯为主要诱导物研究了白酒中絮状物的形成对白酒特性的影响,测试了不同酒精浓度及温度条件下,乙醇-水-棕榈酸乙酯等三元体系沉淀前后的荧光强度及电导率变化。结果表明,体系沉淀前后的电导率变化趋势为:沉淀后的电导率值上清液>沉淀前>空白组;不同酒精浓度下体系沉淀前后的荧光强度变化为:空白组>沉淀上清>沉淀前。实验表明白酒中有机絮状物的形成同时受温度和酒精浓度的双重影响,且沉淀的形成对酒体特性产生的影响显著。
- 赵扬扬张良霍丹群柴玉强王永忠侯长军秦辉
- 关键词:白酒絮状物电导率荧光
- 用CUPRAC法研究玫瑰香蒸馏酒的抗氧化能力被引量:1
- 2015年
- 本研究测定蒸馏酒样所需的Trolox(6-羟基-2,5,7,8-四甲基色烷-2-羧酸)浓度范围内,用铜离子还原法(CUPRAC)来检测玫瑰香蒸馏酒的抗氧化能力。该测定方法准确度、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均较高。检测结果表明,添加玫瑰花为发酵辅料的蒸馏酒样还原能力比未添加玫瑰花的酒样明显提高。且随着辅料量的增加,单位辅料贡献的还原能力也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增加玫瑰花添加量复合发酵的蒸馏酒不仅可使玫瑰花香味更加浓郁,而且抗氧化效果也更佳。同时,添加干花发酵得到的蒸馏酒样还原能力均大于添加鲜花发酵得到的蒸馏酒,且上升快。
- 胡晓燕马蓉梁泽新沈才洪杨雪琴黄张君敖宗华赵扬扬
- 关键词:白酒
- 不同窖帽高度和不同封窖方式对浓香型白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 “曲药为白酒的骨,粮食为白酒的肉,量水为白酒的血,窖池为白酒的魂”。窖池作为白酒的发酵容器,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原酒的品质。为了充分利用高质量窖池,保证原酒品质,推动白酒机械化生产进程,本课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主要研究:...
- 赵扬扬
-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感官品质
- 文献传递
- 玫瑰花瓣浸提原液总酚提取条件的研究
- 2015年
- 本试验研究了玫瑰花总酚浸提条件。试验以脱臭食用酒精为浸提溶剂,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合适的浸提条件后,再进行正交试验,最后用Design-Expert8.05软件对筛选的条件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确定玫瑰花瓣浸提原液中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食用酒精乙醇体积分数58%vol、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d。在此条件下提取出的玫瑰花总酚为19.061g GAE/100g DW。
- 胡晓燕沈才洪杨学琴敖宗华赵扬扬
- 关键词:总酚含量响应面
- 浓香型白酒传统封窖方式与新型封窖方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通过对比浓香型白酒传统封窖方式与新型封窖方式,研究了发酵过程中面糟与中下层糟醅的理化指标(酸度、淀粉、还原糖、乙醇残留量)和微生物数量变化情况及原酒总酸、总酯变化规律。发现传统封窖方式与新型封窖方式窖内微生物和理化指标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各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同一窖池中细菌、酵母、霉菌数量变化趋势不相同,两种封窖方式窖内微生物变化趋势相似。同一窖池内相同发酵时期不同层次糟醅之间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含量不同,同一发酵时期不同封窖方式糟醅理化指标及微生物含量亦存在细微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封窖方式与传统封窖方式相比能够有效地降低乳己比,减少原酒中杂醇油含量,提高窖池出酒率。
- 赵扬扬张良霍丹群杨平秦辉侯长军敖宗华胡晓燕蔡小波涂荣坤
- 关键词:出酒率杂醇油生物因子
- 浓香型白酒不同窖帽高度典型微生物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改变窖帽高度,研究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典型微生物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随着窖帽高度的增加,窖池内微生物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同一时期同一层面不同窖帽高度窖池内微生物含量存在差异,同一时期同一窖池内不同层面糟醅之间微生物含量亦存在细微差异。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窖内各层面糟醅之间物质能量传递存在差异。适当增加窖帽高度有利于窖内不同层面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能够更好地利用发酵环境,提高原酒酒质。
- 赵扬扬梁泽新宋川张良霍丹群敖灵秦辉侯长军敖宗华胡晓燕
- 关键词:微生物浓香型白酒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