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真真

作品数: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土壤
  • 2篇小麦
  • 2篇麦田
  • 1篇有机碳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特性
  • 1篇土壤全氮
  • 1篇土壤碳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质地
  • 1篇土壤重金属
  • 1篇全氮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现状
  • 1篇小麦生长
  • 1篇小麦生长发育

机构

  • 4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新乡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邵云
  • 4篇王文斐
  • 4篇郝真真
  • 3篇陈静雯
  • 1篇马守臣
  • 1篇张黛静
  • 1篇陈惠婷
  • 1篇马守田
  • 1篇李学梅
  • 1篇王海磊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土壤质地对小麦生长发育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阐明不同土壤质地对小麦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小麦百农矮抗58为供试品种,研究了在壤土、砂土、黏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上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群体数量、株高、根长、分生根数、分蘖数、叶绿素含量、植株含水率等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在小麦苗期,壤土上群体数最高,砂土次之,黏土较低;株高黏土中最高、根长壤土中最长,两者均是砂土最低;植株含水率则是壤土和黏土近似,均略高于砂土。在越冬期,壤土上小麦的群体数最高,黏土最低;而株高是黏土和壤土较高,砂土次之;分生根数砂土多于黏土和壤土,植株含水率砂土和壤土近似,高于黏土。在起身期,3种土壤质地上群体数都达到最大值;对于株高和分蘖数来说,黏土高于砂土,砂土略高于壤土;分生根数壤土最高,多于砂土和黏土;叶绿素含量黏土最高,砂土最低;植株含水率为黏土大于壤土和砂土。在灌浆期,群体数为壤土略低于黏土,砂土最低;株高则是壤土和砂土相近,黏土最低;而根长和分生根数是黏土最高,砂土次之,壤土最低;分蘖数黏土远高于壤土和砂土;叶绿素含量和植株含水率都是壤土最高,黏土略高于砂土。在成熟期,群体数壤土和黏土接近,砂土最低。在产量方面,3种质地土壤上小麦理论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黏土>壤土>砂土,其中,壤土和砂土上小麦产量分别为黏土的87.85%、62.30%;具体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小麦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均为黏土最高,成穗数则为壤土最高,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韩宗梁张黛静邵云王文斐郝真真陈静雯王敬婼
关键词:小麦土壤质地生理
麦田土壤中抗铅菌株筛选及其吸附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铅污染土壤中微生物对重金属铅的耐受性及去除效果,从铅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出2株抗铅菌株(BY-10和FB-6),研究其对铅的吸附特性、最佳生长条件,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BY-10和FB-6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和团青霉。它们对铅的耐受质量浓度分别高达1 700,2 500 mg/L。菌株的生长条件范围较广,蜡状芽孢杆菌最适温度为35℃,团青霉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值均为7;最适装液量均为80~100 m L(250 m L摇瓶)。在初始铅质量浓度为0~600 mg/L内,随着浓度增加,菌株生长逐渐减缓,在≥400 mg/L的铅培养液中,团青霉与蜡状芽孢杆菌相比对铅的耐受性较强。在铅质量浓度一定时,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菌株对铅的吸附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物吸附量表现出同样趋势。而生长时间一定时,随着铅质量浓度的不断升高,菌株的吸附率逐渐降低,生物吸附量呈上升趋势。在铅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蜡状芽孢杆菌和团青霉对铅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6.25%和74.88%。
邵云郝真真王海磊李向力王文斐陈静雯王敬婼
关键词:麦田
秸秆还田方式对麦田土壤碳、氮、水动态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14年
为了解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效果,在田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J)、过腹即牛粪还田(F)和发酵后沼液还田(Z)后麦田土壤碳、氮、水和小麦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种秸秆还田处理均提高了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增量(即相对于播前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量),在0~20和20~60cm土层三种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有机碳增量均分别以越冬期和拔节期最高。在越冬期,F和Z处理0~40cm土层的土壤氮含量显著增加,J处理土壤氮含量与不还田对照差异不显著;在拔节期和开花期,三种秸秆还田处理0~20cm土层以及F和J处理20~40cm土层的土壤氮含量均显著增加。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保水能力,在开花期,三种秸秆还田处理0~8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越冬期和拔节期,F和Z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单茎干重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J处理显著降低;三种秸秆还田处理的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和单茎干重均显著增加,以J处理最高。三种秸秆还田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小麦穗数和产量,其中Z处理增产23.0%。因此,三种秸秆还田方式均能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小麦产量,其中沼液还田综合效应最好。
邵云马守田李学梅马守臣冯荣成陈惠婷王文斐郝真真
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6年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污染范围广、危害严重令人堪忧,如何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对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加以阐述,结合已有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发现重金属污染的复杂性不是单一的修复技术就能解决的,当务之急需积极寻求新的复合修复技术,根治重金属污染土壤。
邵云郝真真王文斐陈静雯王敬婼王温澎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