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丽丽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定市中心血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儿溶血
  • 2篇新生儿溶血病
  • 2篇血型
  • 2篇溶血
  • 2篇溶血病
  • 2篇输血
  • 2篇抗-A
  • 2篇D抗原
  • 2篇IGG抗-D
  • 1篇血检
  • 1篇血检验
  • 1篇血型血清学
  • 1篇直接抗球蛋白...
  • 1篇实验室
  • 1篇输血检验
  • 1篇输血前
  • 1篇体检
  • 1篇谱细胞
  • 1篇抗-C

机构

  • 4篇保定市中心血...

作者

  • 4篇吴丽丽
  • 2篇刘香云
  • 2篇张红利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2022年
分析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2020年4月5日设定为开始时间,以2022年5月3日则为结束时间。涉及的输血患者共计200例,其中将2020年4月5日~2021年4月5日的10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则为未实施质量控制干预;而2021年4月6日至研究结束的100例患者则为观察组,则为实施质量控制干预。结果:实施质量控制的观察组患者,其纤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数据分别为(2.65±0.76)、(12.37±2.46)要高于对照组(1.92±0.51)、(10.44±1.85),组间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同时在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实施质量控制的患者为3.0%,未实施质量控制的为12.0%,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仅为1.0%,而对照组则为7.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血型实验室中输血检验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件以及患者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维蛋白原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可以控制患者凝血因子被过度稀释,确保患者的输血效果和安全性。
吴丽丽
关键词:输血检验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分析
2022年
研究针对输血前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有效意义以及价值。方法:选取252例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并将血液送往血站结果(2019年12月-2020年12月)进行分析,调取的所有实验患者均要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应用不规则抗体进行检验时,所获结果中男女阳性的分布率、阳性病例抗体类型检验结果。结果:阳性率为11.91%,男性患者计入总数14例(46.67%),女性患者计入总数16例(53.33%),针对女性患者应用不规则抗体检验的过程中,得出结论,阳性率占比女性更高,超过男性患者(p>0.05);其中11例为妊娠,占比68.75%,5例为非妊娠期,占比31.25%,经过对比以及统计,孕妇患者中阳性几率远超过非孕妇,组间对比(P<0.05);在对应的主要抗体中,加入抗-M、抗-D、抗-C、抗-E分别为病例数为11例(36.67%)、7例(23.33%)、6例(20.00%)、4例(13.33%)、2例(6.67%)属于其它非特异性抗体。结论:针对需要检验并输血的患者,需要应用不顾则抗体检验,女性整体的阳性率居更高水平,若为处于妊娠期的女性,则出现阳性的几率跟高,当临床上确定需要进行输血时,需要进一步的开展不规则抗体检验,以减少不良输血事件的发生。
吴丽丽
关键词:输血
IgG抗-D、抗-C、抗-A致新生儿溶血病并伴D抗原部分遮蔽1例被引量:1
2010年
张红利刘香云党玉新吴丽丽
关键词:D抗原新生儿溶血病血型血清学谱细胞
IgG抗-D、抗-C、抗-A致新生儿溶血病并伴D抗原部分遮蔽1例
目的对1例O型RhD阴性产妇所育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诊断检测,为新生儿的治疗及输血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新生儿及其母亲、父亲血型抗原、抗体。结果新生儿血型:ADCce,母亲:Odce,父亲:ADCce。新...
张红利刘香云党玉新吴丽丽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