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国
- 作品数:2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运河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让写作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以“思路要清晰”教学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写作教学要由“教知识,练技能”向“创情境,育素养”转变。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教学起点,通过设置真实情境下的写作任务引发学生广泛参与、真实探究、自由表达,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将写作知识内化为解决生活真实问题的必备能力。
- 朱庆国
- 关键词:写作教学策略
- 生命教育视域下温润语文的理解与建构
- 2022年
-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最靠近人的语文学科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温暖生命、滋养生命的使命。针对当下生命缺失的教育现状,温润语文应势而生。它要求语文教师对教师角色重新定位,变学科单视角为生命与学科融通的复合视角,基于生命教育立场审视语文教学行为,转变“物化教育”的错误行为,让生命本体回归课堂。在关注生命体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温润生命的新型课程资源,创构顺适生命发展的暖性语文教学范式,关怀生命个体的成长诉求,尊重学生自我心灵原则,使学生因语文的温润育化而各得其所。
- 冷永朱庆国
-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学建构
- 作文可以“写些什么”的另类开发
- 2020年
- 一、开发“写些什么”的现实需求上海市特级教师方仁工先生曾于1994年发文说:“对中学生来说,‘不知写些什么’的困难比‘怎样写’的困难更大,前者不花力气‘攻一攻’,后者就容易落空,或变成徒具形式的空壳儿。遗憾的是,不少同志对这一点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认识。”①然而时至今日,笔者通过调研,发现中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依然是“不知写些什么”。
- 朱庆国
- 关键词:特级教师发文中学生
- 基于学生需要的四步作文评语模式初探被引量:1
- 2017年
- 基于学生的现实需要,改变当前作文评语模式的静态现状,构建师生、生生交流五动的作文评语四步评改模式,即还原甘苦的自我评述、真诚互动的小组品评、针对症结的因文施评、反省咀嚼的自我思评,四个环节交互层进,以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 朱庆国
- 关键词:作文评语
- 用好统编教材 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转型被引量:1
- 2018年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围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养成进行有效转型:改变学习知识的方式,建构言语系统,发展语言能力;摆脱统一“压模”的教学形式,设置思辨型问题,追求思维的发展提升;借助文本改造,开展审关解读活动,进行关的鉴赏和创造;从文化视角解读文本,巧妙整合渗透,激活文化意识。
- 朱庆国
- 关键词:教学转型
- 随文阅读材料的梳理与运用
- 2023年
- 随文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随课文一同呈现的相关阅读材料,完成相应任务的教与学的活动。随文材料对课文形成补充、深化、延展等作用,随文阅读教学具有凸显教材本体地位、形成“1+X”阅读教学样态、推动课内外阅读教学一体化等教学价值。随文阅读教学主要有选文和整本书教学、课文和关联文本教学两种基本教学类型。加强随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推动阅读教学从孤立的单篇教学走向开放的整合教学,实现多重合力,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整体提升。
- 朱庆国冷永
- 关键词:教学价值
- 厚植意象之根 实现教学衔接——谈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教学被引量:7
- 2019年
-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只要求学生利用注释了解诗词大意.重点放在记诵。中学阶段,除了要对诗词进行记诵积累,还要掌握赏析诗词的能力。要赏析诗词就必须基于意象这一最基本的审美单元,编者在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诵读章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解读中就明确提出: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
- 朱庆国
-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统编教材教学衔接意象小学阶段中学阶段
- 根据课文特征设问 “牵一问而动全文”
- 2012年
-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问题的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效益至关重要。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达到启发思维的作用;一个过难的问题,会使师生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次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一次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一次“牵一问而动全文”的发问,更能促使学生对全文的思考,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此,笔者近几年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出发,努力探索了根据课文特征设问,牵一问而动全文的提问方法。
- 朱庆国
- 关键词:设问课堂教学效益提问方法常规武器启发思维艺术性
- 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该何为
- 2017年
- 探讨生本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指出创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实现生本位的课堂教学,教师至少要做到三点:一是在学生束手无策时搭设支架,二是在学生浅尝辄止时狧糠及米,三是在学生越凫楚乙时讲解引领。
- 朱庆国
- 关键词:课堂教学
- “半诗半史”话传记--传记类文本群文阅读教学与反思
- 2021年
- 一、学情与教材分析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对八年级学生来说,传记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文体。熟悉,是因为传记和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有相似之处;陌生,是由于传记文体具有“半诗半史”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了解传主的生平事迹,感受传主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感知、发现、明确传记文体“半诗半史”的特点,这是教师在进行传记文体教学时必须完成的任务。
- 朱庆国
- 关键词:记叙文传记文体教材分析传记类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