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新丽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急性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6篇急性脑梗死
  • 4篇尿激酶
  • 4篇激酶
  • 3篇血管
  • 3篇依达拉奉
  • 3篇降纤
  • 3篇降纤酶
  • 2篇蛋白
  • 2篇蛋白相关
  • 2篇血管病
  • 2篇预后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相关磷...
  • 2篇脂蛋白相关磷...
  • 2篇脂酶
  • 2篇日常生活能力

机构

  • 16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河南护理职业...

作者

  • 16篇杨新丽
  • 9篇张向东
  • 5篇郭艳平
  • 4篇杨清成
  • 3篇梁长春
  • 3篇秦红霞
  • 2篇杨淑娟
  • 1篇李学仲
  • 1篇于洁
  • 1篇陈亮
  • 1篇许绯

传媒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1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杨新丽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尿激酶治疗小剂量脑血管病静脉血回流
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学及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29
2017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相关肺炎(SAP)中老年患者中出现多药耐药菌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感染特点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防治SAP多药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2015年60岁以上接受诊治的脑卒中SAP患者269例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痰液样本进行病原菌和耐药性检测,分析多药耐药菌感染SAP的病原学和药敏学特点,并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SAP并发多药耐药菌感染率为55.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侵入性操作、意识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AP类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SAP多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SAP多药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敏感性最佳的药物为加替沙星,敏感率为100.00%。结论多种因素均能够增加老年SAP患者容易出现多药耐药菌感染的风险。
李学仲杨清成张向东郭艳平陈亮杨新丽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多药耐药菌病原学分析药敏分析
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评分(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VD患者102例,抽签法分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尼麦角林治疗,观察组采取尼麦角林+多奈哌齐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4.31%(43/51)高于对照组62.75%(3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MSE、BI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予以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杨新丽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尼麦角林多奈哌齐日常生活能力
急性脑梗死的尿激酶、降纤酶与常规治疗的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I)病后6h尿激酶溶栓与降纤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ACI随机分成三组,尿激酶组、降纤酶组、对照组各32例。尿激酶组予尿激酶100~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50ml 30分钟静滴。降纤酶组10...
杨清成张向东郭艳平秦红霞杨新丽马登飞梁长春
文献传递
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分析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随机分组法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4例分为常规组(常规降压治疗)和观察组(急性期降压治疗),各5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疗效、入院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压水平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47%高于常规组73.68%(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入院第7天、常规组入院第14天血压降至正常范围(P<0.05);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致残致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临床致残致死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对其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张彦朋张向东杨新丽孙九艳
关键词:脑梗死降压治疗预后
多系统萎缩13例临床分析
2008年
杨新丽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分,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头颅CT或头颅MRI(1.5T)进行病灶定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约36.7%,与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相关。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高,需早期干预治疗。
杨新丽张向东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
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与对照组(单纯rt-PA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43/45)、8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1/45)、4.4%(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过程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rt-PA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杨新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RT-PA时间窗静脉溶栓
rt-PA联合依达拉奉时间窗内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时间窗内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局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7d.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两组神经功能变化,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变化,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5,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增效作用,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更显著,优于单纯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原激活剂治疗.
杨新丽张向东郭艳平
关键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依达拉奉时间窗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依达拉奉+尤瑞克林)与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并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4.7%(54/57)、75.4%(4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依达拉奉与尤瑞克林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杨新丽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尤瑞克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