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新跃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指导性科技项目江苏省卫生厅医学科技发展基金常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新生儿
  • 6篇胆红素
  • 6篇红素
  • 5篇胆红素血症
  • 5篇血清
  • 5篇高胆红素
  • 5篇高胆红素血症
  • 3篇蛋白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特异性烯醇化...
  • 3篇烯醇化酶
  • 3篇患儿
  • 3篇肺炎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新生儿高胆红...
  • 2篇血清NSE
  • 2篇支原体肺炎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机构

  • 11篇常州市第七人...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杜娟
  • 11篇陈新跃
  • 11篇徐莉
  • 9篇周亚红
  • 7篇袁传顺
  • 5篇陈吉庆
  • 5篇吕超
  • 4篇陆超
  • 1篇崔文贤
  • 1篇瞿云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血C-反应蛋白、血β 2-微球蛋白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与血C-反应蛋白(CRP)、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43例足月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监测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并检测其血CRP、血β2-M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在同期住院的605例新生儿中,43例(7.11%)足月儿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轻度增高占60.46%,中度增高占34.88%,重度增高占4.65%;(2)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程度与血CRP呈正相关;(3)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程度与血β2-MG呈正相关;(4)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增高及其血CRP、β2-MG与性别无关。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感染是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常见原因。新生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儿早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徐莉杜娟周亚红吕超陈新跃张子前祁康泰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新生儿
s-NSE对早期判断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能否作为早期判断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病儿63例,以24例同期出生的生理性黄疸不明显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s-NSE水平。结果不同高胆红素水平的各组s-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813,P<0.01),足月儿s-NSE水平与TSB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r=0.762,P<0.01);早产儿组s-NSE水平显著高于同等高胆红素水平的足月儿组(F=56.287,q=2.84,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病儿s-NSE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TSB水平和早产因素相关。s-NSE较TSB更有可能成为敏感的判断ABE的生物学指标。
袁传顺陈吉庆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关键词:核黄疸磷酸丙酮酸水合酶
婴幼儿肺炎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190例婴幼儿肺炎患病情况是否与其有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史相关。方法将190例婴幼儿肺炎根据既往史统计分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组(单病1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单病2组)及同时患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组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双病组),研究相关性。结果 (1)婴幼儿肺炎的患病率与其既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病史呈正相关(P<0.01);(2)婴幼儿肺炎的患病率与其既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史无关(P>0.05)。结论婴幼儿肺炎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新生儿阶段要尽量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
徐莉杜娟周亚红陈新跃张子前祁康泰吕超
关键词: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婴幼儿病例对照研究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水平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的相关性,探讨s-NSE在急性胆红素脑病(ABE)发生、发展中的价值。方法对6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在高胆期及黄疸消退后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s-NSE及行NBNA,生后1、3、6个月追踪随访,并与24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结果高胆期:s-NSE水平随血清总胆红素(TSB)升高而升高,各组s-NS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287,P<0.01);高胆组NBNA评分明显下降,NBNA评分随TSB升高而降低,各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247,P<0.01);s-NSE水平与NBNA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r=-0.609,P<0.01)。高胆消退后,s-NSE水平均有明显下降,NBNA评分同步上升。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s-NSE浓度显著升高,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可以作为临床早期监测新生儿是否进入ABE的危险期的一个生物学指标。
袁传顺陈吉庆陆超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口服益生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益生菌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益生菌组在对照组光疗基础上连续加予益生菌口服14d。观察治疗前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变化、胃肠道不良反应及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治疗后益生菌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1.75±28.41)μmol/Lvs.(160.56±26.97)μmol/L](P<0.01)。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CD4+/CD8+数值以及IgM水平[(0.55±0.16)g/Lvs.(0.29±0.14)g/L]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益生菌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vs.46.88%)(P<0.05)。结论加服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明显增加退黄疗效,促进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治疗期间副作用。
袁传顺陈吉庆陆超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免疫功能益生菌新生儿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钙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10年
徐莉袁传顺陈新跃杜娟张子前周亚红祁康泰
关键词:热性惊厥血清钠血清钙血清NSE
不同模式光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将11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间断光疗Ⅰ组、Ⅱ组及持续光疗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儿退黄效果、出现的副反应及对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第二线粒体源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激活物(Smac)-mRNA的影响。结果光疗后持续光疗组与间断光疗Ⅰ、Ⅱ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光疗组副作用要明显高于间断光疗Ⅰ组、Ⅱ组(P<0.01),但各组患儿治疗前、后Smac-mRNA相对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光疗模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均有效,且无严重的细胞毒性损伤。两种间断模式的光疗副作用明显少于持续光疗模式,更易为患儿家属所接受。持续光疗因其疗效显著可用于重症患儿。
袁传顺陈吉庆陆超徐莉陈新跃杜娟张子前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光疗新生儿
检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血清NSE的临床意义
2011年
为了更好地判断患儿的病情及评估预后,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进行了检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AOPP患儿,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5~12岁,
陈新跃徐莉杜娟吕超张子前周亚红祁康泰
关键词: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儿支原体肺炎血清急性时相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前白蛋白(PA)及C-反应蛋白(CRP)在治疗前与抗生素治疗两周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8例MPP患儿治疗前与抗生素治疗两周后血清CRP、PA的含量,同时与50例健康体检儿的相应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MPP患儿治疗前血清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MPP患儿治疗后血清CRP明显下降,PA明显升高(P<0.01)。结论测定血清CRP与PA水平的变化可作为支原体感染的指标之一,动态观察MPP患儿的血清CRP与PA水平变化有助于观察MPP疾病的演变和治疗的效果判定。
徐莉杜娟张子前周亚红陈新跃祁康泰吕超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小儿科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的意义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检测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心肌酶谱在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MPP患儿在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sICAM-1及心肌酶谱的水平,同时与60例健康体检儿的相应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MPP患儿急性期血清sICAM-1、心肌酶谱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②MPP患儿恢复期血清sICAM-1、心肌酶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60例MPP患儿急性期出现心肌酶异常(生化指标1项以上升高)48例,占80.00%。其中乳酸脱氢酶增高29例,占48.33%;磷酸肌酸激酶增高21例,占35.00%;门冬氨酸转氨酶增高17例,占28.33%;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12例,占20.00%;④急性期心肌酶异常的48例MPP患儿血清sICAM-1水平均高于心肌酶正常的12例MPP患儿(P<0.01)。结论:MPP患儿急性期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损害,急性期存在心肌损害的MPP患儿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增高,故急性期联合检测血清sICAM-1及心肌酶谱的水平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MPP患儿的心肌损害,及时加用营养心肌的药物,以免引起心肌的永久性损害。
徐莉崔文贤瞿云袁传顺杜娟张子前周亚红陈新跃祁康泰吕超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小儿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心肌酶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