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美娜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天一阁博物馆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博物
  • 3篇博物馆
  • 2篇染色
  • 2篇装帧
  • 2篇装裱
  • 2篇宗谱
  • 2篇家谱
  • 2篇古籍
  • 1篇多样性
  • 1篇形式美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美
  • 1篇用纸
  • 1篇原纸
  • 1篇制作方法
  • 1篇色料
  • 1篇手卷
  • 1篇书籍装帧
  • 1篇图书
  • 1篇图书文献

机构

  • 7篇天一阁博物馆

作者

  • 7篇于美娜

传媒

  • 2篇文物鉴定与鉴...
  • 1篇黑龙江史志
  • 1篇兰台世界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苏派”装裱中小镶撞边手卷的制作方法
手卷的装裱形制除撞边手卷外还有套边和转边的,从品式上又分大镶手卷和小镶手卷。这里仅试述了苏裱中的小镶撞边手卷的装裱方法。
于美娜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手卷
天一阁古籍修复案例——浙江遂安《湖峰王氏宗谱》被引量:1
2020年
天一阁博物馆历来以收藏明代地方志、科举录著称。近年来,天一阁博物馆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文献的收藏,不断丰富馆藏资源,如今已成为浙东第一家谱收藏中心。自2017年起,天一阁博物馆启动家谱修复工作,根据《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的要求挑选出亟待抢救的家谱,编制规范科学的修复方案,展开有序的修复工作。文章以浙江遂安《湖峰王氏宗谱》的修复为例,展现家谱抢救性修复的全过程。
于美娜
关键词:染色家谱
谈天一阁博物馆书画装裱工艺与“北派”工艺的差异
中国书画装裱技艺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像许多传统文化艺术那样,是人民群众共同智慧的结晶。它与中国书画艺术作品唇齿相依,有效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唐人张彦远、明人周嘉胃、清人周二学的书画装裱专著中,...
于美娜
关键词:博物馆装裱工艺
天一阁博物馆馆藏家谱的装帧与版本被引量:1
2020年
"装帧"一词是丰子恺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进的。古代书籍中没有"装帧"一词,"装"与"帧"有着不同的含义。如今"装"与"帧"合用为"装帧"一词,已成为现代书籍的专业用语。文章对天一阁博物馆馆藏家谱装帧形式和版本类型进行实地调研,整理出了一些具有特色的馆藏家谱,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装""帧"与书籍的紧密关系。
于美娜
关键词:家谱装帧
以天一阁藏《延陵郡吴氏宗谱》为例谈修复用纸的再染色被引量:1
2019年
天一阁藏《延陵郡吴氏宗谱》全书共五册。整部宗谱,纸质尚好,修复难度不高,但是封面特征极为明显,蓝紫色再加工纸张褪色严重,褪色区域呈淡紫色。这种纸面光滑的封面纸在馆藏家谱文献中比较少见。为了了解这种纸的加工工艺、生产工具、使用原料等实际情况,修复人员到安徽泾县,进行了实地考察。从中了解到,手工纸再次加工及染色的处理方法和我们日常对手工纸再染色的技法差距甚大,并结合实践将两种技艺加以介绍和对比,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修复用纸再染色有更加客观和深入的认识。
于美娜刘彬彬齐红祥
古籍的线装形式美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想交流、知识传播、文化积累的重要依托.有人说,书籍是物化了的思维,凝固了的意识.中国的书籍是出现很早的.在线装之前有过结绳记事、龟册、简策、帛书卷轴装、纸书卷轴装、旋风装、经折...
于美娜
关键词:书籍装帧多样性艺术美
纸质图书文献保护的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2014年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进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电子书已经逐渐的取代了书籍,网络、手机、电脑等设备的出现,让人们步入了一个电子化的时代,虽然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人们对纸质图书文献已经不再那么需要了,但是,很多纸质图书文献是非常具有收藏意义的。纸质图书文献因为其质地的原因,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变得陈旧,甚至可能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损耗,所以,纸质图书文献是需要进行保护的,本文就纸质图书文献的保护方法以及其现实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
于美娜
关键词:保护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