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3篇疗效
  • 3篇股骨
  • 2篇疗效分析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内固定
  • 2篇固定术
  • 2篇关节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钉
  • 1篇动力加压
  • 1篇动力加压髋螺...
  • 1篇眩晕
  • 1篇眩晕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鹰嘴
  • 1篇鹰嘴骨折
  • 1篇造影
  • 1篇皂苷

机构

  • 10篇天津市宝坻区...
  • 2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10篇刘英春
  • 3篇张立杰
  • 2篇吕守正
  • 2篇李志勇
  • 1篇张健
  • 1篇黄建新
  • 1篇赵日光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武警医学院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大同医学专科...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5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5例。治疗组术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 L,静脉滴注,1日1次,术后以同样的用法用量,连续使用1周。有局限性压痛点的患者行肩周局部通电注射,给予镇痛液(丙二酸倍他米松磷酸钠3.5mg,2%利多卡因2~4m L,维生素B1100mg,B120.5 mg加生理盐水10~20m L),每点3~4m L,无局限性压痛点的患者给予肩关节腔内镇痛液10m L,每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除未使用七叶皂苷钠外,其他方法完全一致。观察两组患者肩周炎VAS评分、患侧肩关节活动度ROM°、疗效对比等指标。结果疗程结束后评估综合疗效,治疗组疼痛症状VAS评分,患侧肩关节活动度ROM°,疗效对比等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肩周炎,能明显减轻肩关节疼痛症状,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英春
关键词: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肩周炎
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与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2007年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与动力加压髋螺钉系统(PHS)内固定治疗效果,探讨这两种治疗方式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意义。【方法】2001年1月-2004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PFN或DHS治疗并随访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计57例,其中PFN组34例,DHS组23例,从手术时间、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组结果。【结果】PFN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方面明显优于DHS组,但术中X线暴露次数增加,在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别。【结论】对A1型骨折二者均可应用,治疗效果无差别;A2型、A3型更适合应用PFN固定。
刘英春张立杰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内固定术
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疗效
2020年
目的分析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前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屈膝度、伸膝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均小于对照组,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疗效确切,骨折愈合优良率高,膝关节活动度大,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刘英春
关键词:后侧入路
尺骨鹰嘴骨折并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刘英春张立杰
关键词:肱骨内上髁骨折固定术并发症
156例颈性眩晕患者病因分析及治疗探讨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 回顾156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并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07~2010年收治的156例颈性眩晕患者,全部病人均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或椎动脉造影检查(DSA),其中非手术治疗96例,颈椎前路融合手术57例,椎动脉支架成形术3例,术后按照Nagashima标准评价其疗效。结果 随访8~42个月,平均25个月,93例(59.6%)患者效果为优或良,手术组优于非手术组;椎动脉受累部位:起始段4例,椎体段118例,颅内段8例,发育性椎动脉狭窄6例,无影像学异常者20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手术组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病例,椎动脉造影后脑梗塞2例,髂骨取骨伤口感染2例,颈椎螺钉松动1例。结论 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塌陷导致的椎动脉扭曲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前路颈椎融合术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张健吕守正刘英春李志勇赵日光
关键词:颈性眩晕颈椎前路融合术CTA磁共振血管造影
左膝关节色素沉积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合并股骨髁上骨坏死一例
2006年
刘英春张立杰
关键词:膝关节股骨骨坏死
小腿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急诊处理的72例胫骨中下三分之一段开放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ustilo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ⅢC型各组感染率分别为0、4.5%、11.8%、33.3%、46.7%;;GustiloⅠ型、Ⅱ型、ⅢA型、ⅢB型各组总的骨折不愈合率分别为8.3%、4.5%、5.8%、22.2%。不同的损伤类型治疗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断提高对骨折严重程度的判断能力,严格按开放骨折的治疗原则指导治疗,根据不同的损伤特点选择适宜的固定方法,才能用更小的伤害性效应换取更佳的诊疗效应。
黄建新吕守正辛国臣李志勇刘英春
关键词:小腿开放性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进展
2006年
目的:综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各种治疗方法。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不同。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应个体化。
刘英春张立杰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科患者创伤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年
目的:研究分析小骨科患者创伤感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内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剩余6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VSD敷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开展,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换药治疗+VSD敷药治疗应用于骨科创伤感染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缩短痊愈时间,因此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明显较高,符合医院高质量服务的基本发展标准,临床效果较好,使用价值较高。
刘英春
踝关节骨折非手术及手术治疗
2020年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临床发病率较高。踝关节是机体主要承重关节之一,主要功能是屈伸活动,同时将机体的负重形式由垂直柱转化为弓状平面。踝关节独特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其容易受到间接暴力,发生踝关节骨折。临床维持踝关节稳定,恢复踝关节功能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本文基于踝关节解剖特点及骨折分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其非手术及手术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刘英春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