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弘

作品数:13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总部
  • 4篇总部经济
  • 4篇副中心
  • 4篇城市
  • 3篇企业
  • 3篇区域经济
  • 2篇人口
  • 2篇人口资源
  • 2篇市郊铁路
  • 2篇铁路
  • 2篇区域经济协调
  • 2篇区域经济协调...
  • 2篇协调发展
  • 2篇京津
  • 2篇京津冀
  • 2篇京津冀区域
  • 2篇经济协调
  • 2篇经济协调发展
  • 2篇高新技术产业
  • 2篇城市病

机构

  • 12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市统计局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北京方迪经济...

作者

  • 13篇赵弘
  • 1篇周立群
  • 1篇李佐军
  • 1篇张贵
  • 1篇张燕
  • 1篇赵燕霞
  • 1篇张静华
  • 1篇郭春丽
  • 1篇吴思

传媒

  • 3篇前线
  • 1篇开放潮
  • 1篇中国经贸导刊
  • 1篇政策
  • 1篇北京房地产
  • 1篇首都经济
  • 1篇新经济导刊
  • 1篇中国创业投资...
  • 1篇今日国土
  • 1篇决策
  • 1篇中国经济报告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精准发力被引量:1
2015年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系统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确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谋划“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
赵弘张静华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区域产业转移市郊铁路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被引量:2
2016年
坚持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是我国自主创新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中关村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产物。她的诞生就担负着制度创新的使命,从1988年我国第一个"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成立,到1999年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再到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
赵弘
关键词: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集聚创业活力
北京总部经济已初现端倪
2004年
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住,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企业总部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在总部经济中,总部集中的区域一般具有区位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
赵弘
关键词:总部经济极化效应产业价值链中央商务区企业集群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战略思考被引量:21
2015年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矛盾,需要解决好“搬哪些、往哪搬、谁来搬、怎么搬”等问题,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赵弘刘宪杰
关键词:市郊铁路副中心区位条件
京津冀新棋局被引量:6
2014年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已历10年而蹭蹬不前。今年春天,经由中央最高层的高度关注和亲自擘划,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迎来了转机。国家发改委称,正在研究编制包括京津冀在内的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并适时出台。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北京的"大城市病"日益严重,北京周边河北境内贫困县连片的"灯下黑"现象,也令人匪夷所思。
马玉荣吴思李佐军郭春丽周立群赵弘赵弘张贵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区域中国经济报告副中心城市群
北京有严重的城市病
2014年
我认为,造成北京城市病主要有三大原因。
赵弘
关键词:中国人口北京人口人口资源人口规划
破解首都“大城市病”被引量:1
2015年
北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新常态,落实“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新定位,迈向“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新目标。但是,当前北京城市发展离新定位、新目标的要求还有差距,还面临一些阶段性矛盾和阶段性难题,突出表现为人口过快增长、交通严重拥堵、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等“大城市病”问题。北京迫切需要直面问题、明确取舍、做好部署,推出重大治理举措,切实推动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赵弘
关键词:人口资源资源环境压力副中心国际交往
中关村的发展障碍及突破
2001年
“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关村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和滚滚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人们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中关村,这里已经超越了原有的概念而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已经演变成为中国“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标志,中关村己经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使命——成为中国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试验区,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 当然,人们在看到中关村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把审视的目光投向中关村,提出一个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中关村聚集着全球密集度最高的科技人才资源,但为什么没有取得像硅谷那样的更大的发展?中关村能够成为中国硅谷吗?制约中关村发展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中关村能不能发展得再快些,再好些——
赵弘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创新
青岛已具备发展总部经济的基本条件
2009年
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成功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不仅能充分体现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总部经济发展特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且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赵弘
关键词: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区域创新能力城市发展
“总部经济”拓展首都经济发展新思路被引量:12
2004年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和组织成本,导致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不断演变——企业总部与加工基地在空间上逐步分离,出现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较低的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集群布局的现象。
赵弘
关键词:总部经济经济发展企业总部区域经济经济结构调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