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耿

作品数:12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5篇磁共振成像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颅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外皮细胞...
  • 2篇影像
  • 2篇肿瘤
  • 2篇胼胝
  • 2篇胼胝体
  • 2篇外皮细胞瘤
  • 2篇颅内血管
  • 2篇颅内血管外皮...
  • 2篇MRI
  • 1篇星形
  • 1篇星形细胞
  • 1篇星形细胞瘤
  • 1篇性病

机构

  • 8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陈耿
  • 7篇韩立新
  • 7篇王俊
  • 6篇曹惠霞
  • 5篇崔静
  • 5篇杜渭清
  • 4篇张丽
  • 4篇莫树群
  • 1篇余艳红
  • 1篇常清贤
  • 1篇印弘
  • 1篇曹慧霞
  • 1篇宋兰林
  • 1篇钟梅
  • 1篇李胜利
  • 1篇陈翠华
  • 1篇熊丽
  • 1篇汤丽华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全军第十六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 探讨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ACC)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军区总医院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胎儿MRI检查、并诊断胎儿ACC的单胎孕妇40例.分析胎儿ACC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观察ACC胎儿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以及与MRI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1)40例ACC胎儿中,单纯孤立性ACC 15例(38%,15/40),非孤立性ACC 25例(63%,25/40).25例非孤立性ACC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18例(72%,18/25),其中包括小脑蚓部发育不良、Dandy-walker综合征、小脑囊肿、叶状全前脑等;合并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畸形16例,主要包括5例心脏发育异常(20%,5/25)、3例颜面部发育异常(12%,3/25)、2例泌尿系统发育异常(8%,2/25)、1例四肢发育异常(4%,1/25)、其他占20% (5/25).(2)40例ACC胎儿中发现染色体多态性3例,其中包括2例46,XX,1qh+和1例46,XY,13cenh+;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其中包括18三体1例,21三体1例,13三体1例,47,XYY 1例.(3)40例ACC胎儿超声检查结果与MRI诊断结果完全一致36例,符合率为90% (36/40);4例结果不一致.37例终止妊娠孕妇中,接受胎儿尸检28例,尸检结果与MRI诊断结果一致;对3例新生儿行MRI检查,证实产前MRI诊断正确.(4) 25例非孤立性ACC胎儿被终止妊娠,15例孤立型ACC胎儿中,12例选择终止妊娠,3例选择继续妊娠.3例继续妊娠孕妇中,足月分娩新生儿2例,早产1例.3例新生儿出生后均行MRI复查,证实产前MRI诊断正确,随访均未发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迟滞.结论 MRI对胎儿ACC的诊断,特别是合并颅内发育异常的非孤立性ACC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超声检查的正确诊断率仅有90%的优势,可作为补充技术以明确ACC分类及分型.与孤立性ACC相比,非孤立性ACC合并染色体异常的可能性较大.
常清贤钟梅余艳红熊丽陈翠华陈耿李胜利宋兰林
关键词:胼胝体发育不全磁共振成像染色体畸变产前诊断
MRI测量颈髓延髓角对颅底凹陷症的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价值
2014年
目的:通过测量对比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正常人群颈髓延髓角的大小,探讨颈髓延髓角对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明确诊断并手术的颅底凹陷症患者63例,以及同期行M RI检查显示无颅颈结合部病变者40例,测量并比较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颈髓延髓角的大小。结果63例颅底凹陷症中有42例行术前及术后M RI检查,21例仅行术前M RI检查,63例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38.0±11.2)°,42例术后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56.3±8.7),40例正常对照组明确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54.9±7.7)°,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颈髓延髓角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及术后患者, P <0.05,术后患者颈髓延髓角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颈髓延髓角可以作为诊断颅底凹陷症及术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莫树群韩立新曹惠霞崔静陈耿王俊
关键词:颅底凹陷症术后评估
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表现。方法对13例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部分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年龄均偏年轻,无明确酒精中毒或长期酗酒史,临床上有一定特征性的病史,与临床常见的由于酒精中毒引起的胼胝体变性明显不同。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类圆形、边界清楚的孤立结节,T2WI序列呈稍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呈高信号而相应表观扩散系数(ADC)序列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与胼胝体变性主要发生于胼胝体体部及膝部且呈对称性不同。结论胼胝体压部可逆性孤立性病变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很大价值。
陈耿韩立新曹惠霞王俊杜渭清崔静莫树群
关键词:胼胝体可逆性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诊断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征象. 结果:9例患者中,WHO...
崔静韩立新曹惠霞杜渭清张丽莫树群黎家荣王俊陈耿
关键词: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
文献传递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的MRI表现特点,研究MRI对该类肿瘤的诊断要点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的MRI影像特点。结果肿瘤多位于额叶(50%),可呈多发病灶表现(1例);肿瘤多呈囊实性改变(83.33%),实性部分与灰质信号相比呈等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规则环形明显强化;主要累及皮层,相邻白质受累,病变大者占位效应重、水肿重,内有坏死或钙化,边界不清,周围组织受压明显,中线结构偏移,但病变很少向对侧大脑半球侵犯;多发病灶病例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 MRI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特点,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陈耿韩立新曹慧霞王俊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间变性磁共振成像
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一例
2008年
患者男.25岁,因头痛2周入院,入院后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陈利军印弘陈耿汤丽华
关键词:神经元肿瘤乳头状胶质入院后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征象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MRI征象。结果:7例患者中,3例位于额部,1例位于颞部,2例位于枕部,1例位于顶部。肿瘤边界清楚,5例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囊变、坏死,瘤周水肿不明显;2例边缘呈分叶状,内见囊变、坏死,灶周水肿明显。7例病变均以宽基底与硬脑膜相连,1例见"脑膜尾征",2例内见流空血管征象。肿瘤实性成份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低信号,囊变部分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实质部分显著强化,T2WI低信号区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MRI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对颅内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崔静韩立新曹惠霞杜渭清张丽王俊陈耿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颅内磁共振成像
3.0 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VIBRANT动态增强在鉴别乳腺腺病与乳腺癌中的价值被引量:49
2017年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结合乳腺容积成像(VIBRANT)在鉴别乳腺腺病与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乳腺外科触诊可疑乳腺肿物、乳腺钼靶或乳腺B超检查发现病变但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乳腺MRI检查。搜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91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0~78岁,平均(44.49±10.80)岁。其中乳腺腺病患者48例,乳腺癌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病变的MR多期动态增强及DWI表现,评价指标包括:强化形态、内部强化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乳腺腺病的MRI形态学表现与乳腺癌存在重叠。按照2003年美国放射学会(ACR)提出的针对乳腺MR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所发现的乳腺病灶进行分析,将病灶分为点状病灶、肿块及非肿块样强化病灶3大类。乳腺腺病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共24例,非肿块样强化21例,点状强化3例;乳腺癌MRI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共31例,非肿块样强化病变12例。乳腺腺病组平均ADC值为(1.38±0.29)×10^(-3)mm^2/s,乳腺癌组平均ADC值为(1.09±0.31)×10^(-3)mm^2/s,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6,P=0.002)。结论乳腺腺病的动态增强表现与乳腺癌存在重叠,易误诊,DWI有助于病变的定性诊断,尤其对于MRI增强表现为肿块样强化的腺病的鉴别诊断。
张丽韩立新曹惠霞杜渭清陈耿王俊
关键词:乳腺腺病乳腺磁共振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诊断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颅内HPC的MRI征象。结果:9例患者中,8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侧脑室内。WHOⅡ级HPC 5例,呈类圆形,边界清,瘤周水肿不明显,无相邻骨质破坏,2例与硬脑膜以窄基底相连,2例见"脑膜尾征";WHOⅢ级间变型HPC 4例,呈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边界不清,瘤周水肿明显,有囊变、坏死,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2例相邻骨质破坏。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DWI图像呈略高信号,内部囊变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DWI图像呈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7例瘤周或瘤内见流空血管影。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可为颅内HPC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崔静韩立新曹惠霞杜渭清张丽莫树群黎家荣王俊陈耿
关键词:血管外皮细胞瘤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