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和平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涟水中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语言文字更多>>
-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被引量:6
- 2013年
-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始终如一地坚持三个回归:回归原点——文化传承,回归本体——语文学习,回归落点——学生发展。
- 薛和平
-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预设目标
- 悬鹑还是悬雕被引量:1
- 2011年
- 《诗经·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鹑兮”旬中的“鹑”字,中学语文必修课本、读本及各类教参,甚至有些名家都解释为“鹌鹑”。笔者认为不妥,此处的“鹑”字应解释为“一种大型的猛禽,雕”。
- 薛和平
-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本教参
- 浅议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对联内蕴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国粹,也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更是汉语言文学中的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对联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历久不衰,既表现了中华文化的灿烂历史,又呈现了中华文化的现代文明,真可谓“对里有日月,联中显乾坤”。对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领域是很广阔的,德育便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隋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 薛和平
-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联德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文化汉语言文学
- 低起点解剖 小坡度升格——以考场作文《老画匠》的讲评为例
- 2015年
- 一、教学创意
从一模测试作文(“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过……”)中选择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考场记叙文,作为教学内容,阅读分析,评定得失,修改升格。
- 薛和平
- 关键词:考场作文梵高阅卷老师
- 视角:生活细节 生活场景——《想北平》“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
- 2018年
- 一、设计依据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教学生阅读,一部分的目的在给他们做榜样",教学要着眼于"所表现的作者的积蓄"和"作者用什么功夫来表达他的积蓄"。这说明经典文本是学生写作的最好"榜样",作者的"积蓄"(思想内容)和"功夫"(写作技法)就是阅读和写作、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
- 薛和平
- 关键词:教学思路读写阅读教学写作
- 从《兰亭集序》看王羲之的永世价值观被引量:1
- 2013年
- 由于魏晋政权的腐化黑暗,一般学者为了避免触犯忌讳,纷纷以谈论哲理为主,于是清谈之风大盛。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充满着人生哀乐相随的感慨,可以代表当时一般人的心理。但《兰亭集序》中提出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思想,认为庄子提出的死生如一是大言不实的,把长寿和短寿同等看待也是无稽之谈。他还提出了"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虽然时代变迁,事物变化,但后世的人们同样重视死生的问题,阅读这篇文章,也会兴起类似的感慨,当然,不是消极颓废,而是具有积极向上的坚强精神。《兰亭集序》不受当时骈俪的影响,用清新流利的散文写成,其文采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薛和平
- 关键词:道家思想正视现实
- 论层递手法与诗歌的情感表达
- 2011年
- 层递手法在古典诗歌中有着相当普遍的运用。本文试以一些经典的古代诗歌为例,通过对层递手法的界定、类型、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层递手法对于诗歌情感的表达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现代诗歌创作借鉴。
- 薛和平
- 关键词:层递诗歌情感
- 高中写作教学的原点与情感表达的方法被引量:1
- 2018年
- 写作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真谛,如何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是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高中作文教学应回归作文的原点,注重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以情感打动人,以事实说明事理:注重引导学生积累问题、积累素材,养成思考的习惯,学生不作“无病之呻吟”,不为完成作文而完成作文;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 薛和平
-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写作教学情感表达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师
- 新课程目标体系下的课堂问题特点再探
- 2011年
-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实施,课堂活动的生成性与艺术性,要求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把握具备更高的能力和水准。毫不夸张地说,精准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水波中的一粒石子,能使课堂这片水域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本文试从课堂问题特点的角度来探究新课程目标体系下的课堂提问的科学依据。
- 薛和平
- 关键词:课堂
-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2018年
- 作文材料由三段话组成,以“花解语,鸟自鸣”引出“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从“生活语言”拓展到“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进而提升到“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化”。材料紧紧围绕核心概念“语言”,言简意赅,但内容丰厚,发人思考;材料关注生活,体现了语文的学科本质和使命。
- 薛和平
-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生活语言作文材料传承文化言简意赅学科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