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立峰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腹腔
  • 11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11篇腹腔镜
  • 9篇胆囊
  • 8篇胆囊切除
  • 8篇胆囊切除术
  • 7篇腹腔镜胆囊
  • 7篇腹腔镜胆囊切...
  • 7篇腹腔镜胆囊切...
  • 6篇单孔
  • 6篇单孔腹腔镜
  • 6篇单孔腹腔镜胆...
  • 4篇胰腺
  • 3篇诊治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2篇胆漏
  • 2篇胆总管
  • 2篇胆总管探查

机构

  • 2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21篇朱立峰
  • 13篇李永利
  • 13篇朱海林
  • 11篇王涛
  • 10篇江奎
  • 5篇程伟华
  • 4篇王钢
  • 3篇祁军安
  • 2篇杨彦伟

传媒

  • 3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现代普通...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漫科学(新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结合腹腔穿刺引流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结合腹腔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曲肽联合腹腔穿刺引流术)和观察组(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结合腹腔穿刺引流术)各46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IL-6、IL-8、TXA2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水平更低(P<0.05);两组患者PGI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水平更高(P<0.05)。结论 腹腔穿刺引流术联合乌司他丁和奥曲肽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可以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异常表达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促进患者临床恢复,效果显著。
朱立峰杨彦伟
关键词:胰腺炎腹腔穿刺术乌司他丁奥曲肽
脾脏:免疫系统的守护者
2024年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胃的后方,膈的下方,外形如同一个扁平的椭圆形,颜色暗红。它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与淋巴结结构相似,但没有淋巴窦,具有大量血窦。其独特的位置和形态决定了它功能的多样性,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忠诚的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朱立峰
关键词:免疫系统淋巴器官脾脏守护者左上腹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曾被列为Lc的禁忌证,是由于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胆囊壁充血水肿明显、质脆,炎性粘连致Calot三角不清,操作有一定难度。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操作经验的积累,急诊行LC术已逐渐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规术式”’“。我们1992年11月至2010年11月共行3290例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祁军安朱海林王涛朱立峰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技巧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脾切除术(LS)治疗成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难治性ITP患者共47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例顺利完成LS,1例因脾蒂出血中转开腹,随访24个月。完全反应(CR)30例、部分反应(PR)8例、无反应(NR)9例,总体有效率80.8%。血小板计数(BPC)峰值时间出现在术后第7天左右,术后2个月时血小板数目基本稳定,CR组、PR组与NR组的血小板数目以及年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安全有效,患者年龄是影响预后的因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与疗效无关,术后第7天BPC数目可反映预后,术后2个月BPC数目与2年后一致。
李永利王涛朱立峰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腹腔镜脾切除血小板数目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exploration,LCBDE);B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胆总管探查术(open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OCBDE);C组行LC联合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术后T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A组手术指标明显优于B、C两组。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安全可行。
朱海林祁军安程伟华朱立峰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术
应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引量:2
2012年
2011年4~11月行52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5 mm腹腔镜,单孔多通道套管,塑料trocar,常规腹腔镜器械(分离钳、电凝钩、电凝棒等)。trocar和器械错落放置,不要在一个水平面。可吸收夹夹闭胆囊管,超声刀凝固离断胆囊动脉。手术时间18~40 min,平均27 min,术中出血<5 ml。2例放置腹腔引流,48 h后拔除。无胆漏、出血、腹腔积液等并发症。
李永利江奎朱海林王涛朱立峰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良性病变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估现阶段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P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肝胆胰脾外科开展的经脐单孔LC 40例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手术中37例成功,手术时间48~130 min,平均71 min,术中出血量1~30 mL,住院3~5 d,平均3.6d,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未见远期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未成功的病例中2例改为三孔法、1例中转开腹。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具有熟练的传统LC技术与经验后可开展单孔法LC,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手术微创、疤痕小、美容效果等目的,具有推广价值。
李永利江奎朱海林程伟华朱立峰
关键词:单孔
胰腺,消化战场的幕后英雄
2024年
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个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器官--胰腺。它犹如一位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在消化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胰腺虽不像心脏、肝脏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在人体中的地位却不容小觑,它兼具内分泌和外分泌两大功能,对我们的消化和新陈代谢起着关键作用。从消化角度来看,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能够帮助我们分解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使其能够被身体充分吸收利用;而在新陈代谢方面,它通过分泌胰岛素等激素,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身体的能量平衡。可以说胰腺的正常运作是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朱立峰
关键词:胰腺调节血糖能量平衡消化液外分泌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肝转移误诊1例被引量:1
2011年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是少见的胰腺外分泌腺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及青年女性,男女比例1∶9,转移至肝脏并以肝脏疾患就诊则更是少之又少,易引起误诊,现就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肝转移误诊分析如下。
李永利江奎朱海林程伟华朱立峰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肝转移预后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体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手术要点和体会。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1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例顺利完成LS术;6例因术野出血中转开腹;2例出现胰漏,保守治疗治愈。出血是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胰漏与损伤胰尾有关。结论因为大剂量服用糖皮质激素,难治性ITP患者腹腔网膜增厚增多质脆术野暴露困难,血小板低有凝血障碍,也增加了手术难度。精心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操作,是顺利完成LS的保证。
李永利江奎朱海林王钢王涛朱立峰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出血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