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变迁分析
- 2011年
- 目的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茵的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测试,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耐药性数据分析。结果3年间共分离出289株铜绿假单胞菌,其对12种抗生素活性较好的是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5.2%、14.7%和8.3%;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噻肟62.2%,头孢曲松51.3%。其中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从2008年的42.1%上升至2010年的62.2%,同期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24.1%升至51.3%,升幅达20.1%和17.2%。β-内酰胺类抗生素哌拉西林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从35.1%降至27.6%。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但第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高于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2008~2010年的统计结果,因此需有计划地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茵耐药率的连续监测。
- 戴宏斌李强
- 关键词:抗菌药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脓毒症患者病原体分布特征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病原体分布特征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2020年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8例,分析血培养后菌株病原体分布情况及药敏特点。结果78例脓毒症患者经血培养后共分离出病原菌78株,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为68株(87.18%),其次为真菌7株(8.97%)、革兰阳性球菌3株(3.84%)。最常见的菌株为大肠埃希菌(61.54%)和肺炎克雷伯菌(15.39%)。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作为主要菌株,对分离的主要菌株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为亚胺培南,对分离的主要菌株抗菌活性最弱的药物为头孢唑林。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60%;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均>60%。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标本病原体的构成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主要菌株对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用合理的措施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 曾凤李强杨健
- 关键词:脓毒症药敏分析
- 732株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K-B法对2000~2004年临床分离的732株表皮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来自血液、呼吸道、伤口分泌物的732株表皮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对其引起的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和利福平联合治疗。
- 余红李强
-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 影响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了解影响痰涂片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因素。方法对339份痰标本采用抗酸染色,统计不同咳痰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血痰和脓性痰涂片的阳性率高达32.3%和31.3%,黏液痰和唾液痰涂片的阳性率只有7.4%和1.4%。痰涂片阳性率依次为晨痰、夜间痰、即时痰。结论晨痰、血痰、脓性痰阳性检出率高,应强调收集晨痰、血痰、脓性痰送检。
- 李强陆其斌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真菌败血症并发咽喉部真菌感染一例
- 计成阜姜金龙徐丹刘鑫王萍李强杨建
- 葡萄球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了解该院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临床检出的279株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感染率为95.3%,葡萄球菌感染中儿科所占比例最高,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结论标本来源不同,葡萄球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不同,临床医生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曾凤李强
- 关键词:葡萄球菌抗菌药
- Xs-800i血液分析仪白细胞不分类和分类不全原因的探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标本出现白细胞不分类或不全分类的原因,及复检和复片的必要性。方法应用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182 692例抗凝血标本,其中有86例白细胞不分类标本经重新抽血复检仍有68例不分类,对仍不分类的进行复片分类。结果复片结果异常有32例,阳性率为47.1%(32/68);3 317例白细胞不全分类标本经复检有2 793例仍不全分类,对分类不全的进行复片分类,复片结果异常有520例,阳性率为18.6%(520/2 793)。结论对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出现不分类或分类不全的标本应进行人工复片分类。
- 余红李强
- 关键词:白细胞分类
- 门诊支原体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支原体单一感染及混合感染现状以及对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的差异。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支原体培养药敏诊断试剂盒,对门诊664例支原体阳性患者构成比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单一解脲脲原体(Uu)感染构成比为53.6%(356/664),单一人型支原体(Mh)感染构成比为3.0%(20/664),Uu与Mh合并感染构成比为43.4%(288/664)。药敏结果显示:单一Uu感染红霉素耐药率为70.8%,单一Mh感染红霉素耐药率为100%,混合感染红霉素耐药率为98.6%,三种感染敏感率较高的为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结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中以Uu多见,混合感染较高,且单纯Uu、Mh及Uu+Mh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治疗支原体感染应以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为首选药。
- 朱正娟戴宏斌李强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分析
- 我院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菌群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阜宁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肺部感染菌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21年6月—2023年7月阜宁县人民医院不同科室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菌的种群分布情况。采用随机数表法从感染患者(n=108)和非感染患者(n=1574)中各随机抽取70例患者作为感染组(n=70)与非感染组(n=70),对所选样本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结果:3年内,在1682例ICU患者中,发生肺部病原菌感染者108例。从感染的患者体内共分离出病原菌共计20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7株(71.7%),阳性菌30株(14.6%),真菌28株(13.7%)。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患者肺部病原菌感染与多种主要因素有关,其中包括ICU住院时间、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是否使用气管插管、是否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基础疾病。结论:ICU感染菌群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引发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为ICU住院时间、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是否使用气管插管、是否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基础疾病种类数。
- 曾凤李强杨健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影响因素
- 肌钙蛋白联合射血分数检测在阿霉素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心脏毒性的中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1(cTnI)联合射血分数检测在阿霉素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阿霉素化疗治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治疗期间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依据心功能是否正常分为正常组(29侧)及异常组(31例),比较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两组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化疗药物不同累积量时cTnI、LVEF变化,并随访化疗后6个月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对应cTnI、LVEF变化。【结果】化疗前正常组、异常组cTnI、LVEF与对照组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2、4、6周期后两组cTnI较化疗前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且异常组的升高与降低幅度较正常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阿霉素累积量增多,LVEF随之显著降低(P〈0.05),早期化疗时cTnI随阿霉素累积量增多明显升高(P〈0.05),但后期无明显差异(P〉0.05);出现心力衰竭患者最后一次cTnI所测值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无明显差异(P〉O.05),而LVEF所测值较未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显著低(P〈O.05)。【结论】cTnI在阿霉素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中心脏毒性的早期预测价值明显,而联合射血分数检测可提高对后期严重心脏毒性反应的检测概率。
- 姜金龙计成阜何广胜李强杨建
- 关键词:肌钙蛋白心排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