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良
- 作品数:32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花针期水氮互作对铁引花2号花生氮素累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为明确花针期水氮互作对铁引花2号花生氮素累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解决花针期短期干旱如何运用氮肥来调控等问题,以铁引花2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在铁岭市花生试验示范基地对花针期土壤短期干旱及复水后氮对花生各器官干物质、氮累积和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试验设正常灌水(含水量在75%)和花针期短期干旱(土壤含水量自然减少8d,出现萎蔫后复水至正常水处理),每个水处理设3个氮水平(0,90,180kg·hm^(-2))。结果表明:与正常水处理相比,花针期干旱处理明显降低了花生植株各器官干物质重及氮累积量,但是增加了植株的氮含量,同时花针期干旱处理降低了花生植株叶片中的干物质和氮的分配指数,但增大了根的分配指数,增加了根冠比。干旱胁迫条件下施氮肥能增加花生植株的干物质重、氮累积量、水分胁迫指数。复水对花生植株生长有补偿效应,其中根最明显,根的干物质重和氮的累积量都明显高于正常水处理,增施氮肥更有助于补偿花生植株的损失。花针期干旱胁迫结束时和复水后10d,干旱处理的花生植株以90kg·hm^(-2)水平下荚果干物质重最高,根冠比最小,植株生长最为协调,收获后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花针期干旱胁迫下不施(0kg·hm^(-2))或过量(180kg·hm^(-2))施氮肥都不利于花生产量的提高,在此试验设置的3个施氮水平中,花针期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以90kg·hm^(-2)较适宜。
- 修俊杰赵新华刘学良
- 关键词:花生水氮互作
- 液体地膜在花生大田生产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由于塑料地膜连年使用,并且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地膜残留日益增加,"白色污染"日趋严重,这对花生的可持续生产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使用液体地膜,既节省开支,又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生物可降解液体地膜有极好的浸润性,能把土壤表面全部覆盖,有保水增湿的作用,极有效地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配合吸水材料,就能长时间保持土壤水分。植物的幼苗长出时,可自行将膜顶破,膜会自动降解,变成腐植酸肥料,翻压入土后,具有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
- 刘学良侯敏陈尔冉修俊杰岳丽颖孙兵策胡荣国
- 关键词:花生液体地膜增产
- 辽宁省花生栽培现状与发展对策被引量:4
- 2022年
- 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辽宁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通过对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今后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
- 修俊杰刘学良谢志强张晓娟
-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
- 水氮互作对花针期花生叶片光合性能及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于铁岭市花生示范基地防雨棚中进行,设正常灌水(田间持水量75%左右)和花针期干旱处理(土壤含水量自然减少持续8 d,植株萎蔫后复水至正常水处理),副处理设0、90、180 kg/hm^(2)3个氮水平,研究花针期氮对干旱条件下花生叶片光合性能与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花生花针期遇干旱时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土壤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i),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干旱处理下Pn、Tr、Gs、Ci、叶绿素含量均以90 kg/hm^(2)施氮水平最高。干旱处理下初始荧光(F_(0))显著升高,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量子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明显降低,但干旱胁迫使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增大。干旱处理条件下Fv/Fm、ΦPSⅡ、ETR和qP均以90 kg/hm^(2)施氮水平最高。不施(0 kg/hm^(2))或过量(180 kg/hm^(2))施氮肥均不利于花生叶片光合作用。因此,花针期干旱胁迫条件下以90 kg/hm^(2)较适宜提高花生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最终获得高产。
- 修俊杰刘学良韩彦龙谢志强
- 关键词:花生干旱氮素荧光特性
- 花生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途径探讨
- 2024年
-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本文从优化种植模式、强化栽培管理、优化收获储运、发展订单农业、强化技术支持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花生种植效益的关键途径。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轮作,精细播种育苗,加强田间管理,推广机械化作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产业服务体系等措施,可有效促进花生产量和品质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花生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
- 刘威刘学良
- 关键词:花生栽培技术绿色防控
- 不同磷肥用量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研究不同施磷量对不同生育期内花生各植株性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时期田合理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4种不同磷肥用量配比对高产型花生铁引花1号各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到施纯磷量为225 kg/hm^2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花生果重随着单独施用磷肥量增加而先增后减少,呈抛物线趋势。单株结果数则随着单独施用磷肥的量增加而增加,呈直线趋势。磷肥不同用量对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叶片数、结果枝数、百果重和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等均有影响,各处理相对空白对照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综上所述,磷肥对花生各植株性状均有影响,同时是花生增产的保障,合理施肥是花生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 刘学良修俊杰张一楠谢志强张伯岩
- 关键词:花生植株性状
- 不同密度对高产优质花生铁引花一号的影响
- 2013年
-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铁引花一号的荚果、籽仁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引花一号种植适宜密度为8 000~11 000株/667m2,在一定范围内,密度增加,单株果数减少,饱果率提高,单位面积果数与单株产量关系密切,对产量形成贡献大,适当增加群体密度,有利于花生优质高产。
- 吴昊侯敏刘学良
- 关键词:农艺性状
- 水氮互作对花针期花生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明确花针期水氮互作对花生生理特性及生长的影响,试验于铁岭市花生示范基地防雨棚中进行,设正常灌水和花针期干旱处理,副处理设0、90、180kg/hm^(2)(分别为N0、N1、N2)共3个氮水平,研究水、氮互作对花生植株性状指标、内源保护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处理的各性状指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和干物质重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根冠比(R/S)增大。N1处理最有利于植株抗旱性的整体提高,N0和N2处理则表现相反。复水后10d,干旱处理的花生内源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MDA、Pro含量迅速恢复至正常处理水平,但根系活力和干物质重仍低于正常处理水平。并且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干旱处理的各性状指标,如花生叶片内源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和Pro含量、根系活力、干物质重、R/S和水分胁迫指数。综上,N1处理较适宜,耐旱性较好。因此,可以通过施氮肥提高花生的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抗旱性。
- 修俊杰刘学良
- 关键词:花生水氮互作生理特性
- 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铁花6号的选育
- 铁花6号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鲁花12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2008年参加辽宁省杂粮备案品种试验,备案为铁花6号(辽备花[2008]50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
- 侯敏刘阳刘学良陈尔冉苗凯
- 关键词:花生杂交育种
- 花生新品种铁花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8
- 2010年
- 铁花6号由铁岭市农业科学院以鲁花12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2008年参加辽宁省杂粮备案品种试验,备案为铁花6号(辽备花[2008]50号)。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测试分析,蛋白质含量为19.79%,脂肪含量为52.95%,油酸含量为49.31%,亚油酸含量为39.20%,油亚比为1.26,属高产优质花生新品种。
- 侯敏刘阳刘学良陈尔冉苗凯
- 关键词:选育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