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孔平

作品数:2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赣榆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幽门螺
  • 3篇幽门螺杆菌
  • 3篇胃镜
  • 3篇螺杆菌
  • 2篇药学
  • 2篇医患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中毒
  • 2篇上消化道
  • 2篇上消化道恶性...
  • 2篇食管
  • 2篇肿瘤
  • 2篇胃镜检查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恶性肿...
  • 2篇临床药
  • 2篇临床药学
  • 2篇镜检
  • 2篇救治

机构

  • 22篇赣榆县中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赣榆区人民医...
  • 1篇赣榆县第二人...

作者

  • 23篇朱孔平
  • 5篇李世新
  • 3篇吴新卫
  • 2篇单芝香
  • 2篇董自军
  • 1篇曹凤根
  • 1篇徐同江
  • 1篇王穆兰
  • 1篇王道生
  • 1篇高峰
  • 1篇陈学建

传媒

  • 6篇医学理论与实...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体会
2007年
朱孔平
关键词:带状疱疹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50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按AMI新标准对50例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心脏性猝死男性多见,心肌梗死后第1天发生最多,常出现心绞痛先兆症状,诱因与精神因素、饱餐等直接相关。心脏骤停时表现为室颤比心脏停搏及电机械分离者复苏成功率高(P<0.01)。结论早期发现心肌梗死后心脏猝死的先兆症状及危险因素,去除诱因,给予抗心律失常药或安置起搏器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
李世新朱孔平
关键词:心肌梗塞
TSGF、CA19-9值变化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糖类抗原199(CA19-9)浓度值变化对放化疗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跟踪检测放化疗后第6周和第12周患者血清TSGF、CA19-9的浓度值,并跟踪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治疗结束后12周TSGF、CA19-9血清值持续下降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8.76±4.62)个月]明显长于非下降组[(6.47±1.54)个月]。结论:TSGF、CA19-9血清值的持续变化与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呈相关性。
刘徐桂朱孔平徐同江
关键词:TSGFCA19-9放化疗胰腺癌预后
赣榆县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工作报告及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朱孔平宋世印
关键词:恶性肿瘤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Hp根除疗法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gastritis verrucosa,V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p阳性的108例VG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C 3组。A组为联合治疗组,B组为APC治疗组,C组为Hp根除组。结果 A组疣状病变治愈率为94.31%(83/88),B组为61.62%(53/86),C组为8.89%(8/90),A组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和C组(P<0.01)。A组Hp根除率显著优于B组(P<0.05),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胃镜下APC联合Hp根除疗法治疗疣状胃炎近期效果较好,易于开展,值得临床应用。
徐恒超朱孔平
关键词:疣状胃炎氩离子凝固术HP根除
14521例胃镜资料食管癌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通过胃镜检查 ,了解沿海农、渔民食管癌发病情况。 方法 分析 14 5 2 1例患者的内镜检查资料。结果 检出的 5 5 6例食管癌患者中 ,农、渔民有 44 5例 ,检出率为 4.2 8% ,城镇居民 111例 ,检出率为 2 .69%。其中食管表浅癌 3 9例 (7.0 1% ) ,中晚期食管癌 5 17例 ,男性多于女性 (P <0 .0 1)。 结论 食管癌发病以沿海农、渔民、中老年多 ,以中晚期癌为主 ,应改变沿海渔民不良的饮食习惯 ,以减少发病率。应放宽内镜检查的适应症 ,特别对于 5 0岁以上患者应重视 ,检查中对可疑病变及时活检 。
朱孔平
关键词:食管癌胃镜检查
基层医院医疗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2006年
朱孔平单之香李世新
关键词:法律问题举证责任倒置法制观念医务人员医院领导者
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确诊Hp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左氧氟沙星200mg+阿莫西林100mg+泮托拉唑40mg,2次/d;对照组:克拉霉素500mg+阿莫西林1 000mg+泮托拉唑40mg,2次/d,两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对Hp有效率为81.25%(39/48);对照组对Hp有效率为72.92%(3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取得较好Hp根治率,且不良反应率低,可作为抗Hp药物用于临床。
徐恒超朱孔平吴新卫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幽门螺杆菌
氟乙酰胺中毒21例救治体会
2005年
朱孔平
关键词:氟乙酰胺中毒救治体会禁止使用服毒自杀中毒患者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相关性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和非相关性两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胃镜下表现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消化道症状、基础慢性病史、胃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多发于有基础慢性病史的高龄患者,以多发性或复合性溃疡居多,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朱孔平徐恒超吴新卫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消化性溃疡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