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国明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畸形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髓内
  • 2篇髓内钉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截骨
  • 2篇截骨术
  • 2篇儿童
  • 1篇带蒂
  • 1篇弹性髓内钉
  • 1篇短缩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旋转截骨
  • 1篇移码
  • 1篇移码突变
  • 1篇婴幼儿先天性...
  • 1篇针道

机构

  • 7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7篇董延召
  • 7篇冯国明
  • 4篇郭永成
  • 4篇刘福云
  • 3篇牛学强
  • 3篇夏冰
  • 2篇胡伟明
  • 1篇贺盼盼
  • 1篇袁俊英
  • 1篇栗河舟
  • 1篇邢光卫
  • 1篇何谦益
  • 1篇王超华

传媒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修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Meta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背景: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修复儿童股骨干骨折是临床常用的两种固定形式,至于选择哪种固定方式更好目前仍存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修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刊至2014年11月25日,检索文献语种无限制。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修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对tata 12.0照试验研究,患儿年龄3-15岁,应用改良Jadad方法学评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S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6篇研究文献,共23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外固定架相比,弹性髓内钉固定后总体并发症[RR=0.30,95%CI:0.19-0.46,P<0.001]与针道感染[RR=0.286,95%CI:0.13-0.61,P=0.001]的发生率较低,针尾激惹[RR=1.86,95%CI:1.35-2.56,P<0.001]的发生率较高,而两组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与外固定架相比,弹性髓内钉固定具有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对于单纯性儿童股骨干骨折,推荐选择弹性髓内钉固定;而对于下肢高能量损伤、多发伤或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外固定架是更好的选择。
郭永成邢光卫夏冰冯国明董延召牛学强何谦益
关键词:植入物儿童股骨干骨折弹性髓内钉外固定架针道感染
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皮下带蒂脂肪瓣填充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
2020年
目的探讨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局部皮下带蒂脂肪瓣填充分离融合区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36例(41侧)先天性尺桡骨融合患儿,男21例,女15例;年龄2.5~4.5岁,平均3.1岁。前臂固定旋前位畸形30°~90°,平均71.6°;肘关节屈曲活动度120°~135°,平均128.2°。根据Cleary-Omer分型:Ⅱ型8侧,Ⅲ型17侧,Ⅳ型16侧。均采用桡骨近端短缩去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局部皮下带蒂脂肪瓣填充分离融合区治疗。手术前后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对肘关节活动范围、肌力、关节稳定性、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采用Failla分级标准对患肢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术后3例出现桡神经麻痹,2~4周神经功能恢复。36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38个月。截骨处均愈合,愈合时间5~12周,平均6.3周;取内固定物时可见带蒂脂肪瓣存活良好,位于尺桡骨之间。末次随访时,患肢肘关节屈曲活动度较术前未减少,前臂旋前和旋后活动度较术前改善。其中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5°~135°,平均132.4°。前臂旋前活动度为15°~45°,平均30.1°;旋后活动度为10°~40°,平均22.6°。末次随访时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由术前(85.6±1.0)分提高至(91.8±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93,P=0.000)。根据Failla分级评定标准,术前良3侧、中9侧、差29侧,优良率7.3%;末次随访时优6侧、良28侧、中7侧,优良率82.9%;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1,P=0.000)。结论应用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钢板内固定局部皮下带蒂脂肪瓣填充分离融合区,可以恢复前臂部分旋转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是治疗先天性尺桡骨融合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董延召呼鹏飞刘福云牛学强冯国明王飞鹏
关键词:截骨术
多段截骨矫形可延长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股骨畸形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段截骨矫形可延长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成骨不全股骨畸形的手术特点和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多段截骨矫形可延长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骨不全股骨畸形16例(共20根股骨)。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5~13岁,平均8.3岁;体重21.2~46.8 kg,平均31.1 kg。按照Barthel指数评分和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motor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mFIM)评估术后疗效。结果16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42个月,平均26个月。股骨截骨愈合时间为6~13周,平均8周。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再次骨折,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骨不连等并发症,股骨畸形得到矫正和下肢功能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患儿Barthel指数评分由术前平均(64.38±16.8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3.13±10.14)分,mFIM评分由术前平均(69.00±11.0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1.88±6.1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例术前需拐杖辅助行走患儿,可独立行走;5例术前因多次反复骨折致股骨重度畸形而卧床患儿中,2例可独立行走,3例需拄拐行走;3例术前虽可自主行走但行走100 m后需要休息患儿,术后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结论多段截骨矫形可延长髓内钉固定是治疗成骨不全儿童的股骨畸形的一种良好方法。
郭永成呼鹏飞董延召冯国明王飞鹏
关键词:成骨不全髓内钉截骨术
GLI3:c.2880del导致的多指(趾)家系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一个多指(趾)畸形家系潜在的致病基因及机制。方法收集多指(趾)家系5代11人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确定突变位点。构建重组质粒,在293T细胞中进行外源表达,进行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共沉淀实验确定突变蛋白分子量及融合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fused,SUFU)相互作用情况。结果先证者及其外曾外祖母、外祖母、母亲、舅舅均存在NM_000168.6(GLI3):[c.2880del,p.(Asp962MetfsTer41)]移码突变,正常成员未见异常。其表达一个分子量约为130 kDa截短的突变体,与SUFU的相互作用显著降低,音速刺猬(sonic hedgehog signaling,SHH)信号通路激活强度受限。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评级为致病变异。结论GLI3:c.2880del突变是家系中多指(趾)的致病因,GLI3基因突变谱进一步丰富。
文龙刘福云段世超许红恩夏冰董延召程文哲胡伟明冯国明张晴
关键词:多指(趾)畸形SHH信号通路
不需植皮的双翼状皮瓣治疗并指畸形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介绍一种不需要植皮的双翼状皮瓣技术治疗并指畸形的方法.方法 采用Z形切口分离并指,并应用切取的掌指关节背侧皮肤形成的双翼状皮瓣重建指蹼,无需皮肤移植.结果 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共治疗24例患者35个并指.术后无血肿、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 - 60个月,平均54个月,其中1例指蹼上移,未发生屈曲挛缩现象,所有手指均获得由背侧到掌侧倾斜45°外观良好的指蹼,无明显瘢痕增生,屈曲和外展运动功能良好.结论 双翼状皮瓣治疗并指畸形,方法简单、无需植皮、效果良好.
董延召刘福云郭永成冯国明王飞鹏
关键词:外科皮瓣指蹼
单纯软组织手术联合术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髌骨脱位
2017年
目的:探讨单纯软组织手术联合术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髌骨脱位患儿15例20膝,平均年龄1岁9个月,均给予上述手术方式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6.4±17.9)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Q角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软组织手术联合术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髌骨脱位,具有术式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特点。
郭永成冯国明董延召呼鹏飞
关键词:先天性髌骨脱位婴幼儿软组织手术
超声评估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过程中畸形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应用超声对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过程中畸形变化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骨科接受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17例及同时期正常婴幼儿27例,采用超声测量所有足的内踝至舟骨的距离(MM-N距离)、跟骨外侧缘切线到骰骨软骨外侧缘中点的垂直距离(C-C距离)、内侧软组织厚度及胫跟角,对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评估44例88足,石膏次数(4.7±1.1)次,随访时间(96.9±59.3)d。马蹄内翻足组MM-N距离、C-C距离、后侧胫跟角治疗后及末次随访时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过程中1例假性矫正,末次随访2例复发。结论超声可以清晰显示正常足和马蹄内翻足的内侧、背侧、外侧、后侧面骨关节结构,并能观察到马蹄内翻足在矫正过程中畸形变化,可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信息。
夏冰董英梅贺盼盼王超华王洪倩袁俊英刘福云栗河舟胡伟明王飞鹏冯国明牛学强董延召
关键词:超声检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PONSETI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