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艳梅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急性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病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病
  • 3篇急性脑血管
  • 3篇急性脑血管病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反应蛋白
  • 2篇高敏
  • 2篇ROC曲线
  • 2篇出血
  • 1篇蛋白原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机构

  • 4篇唐山市协和医...
  • 1篇唐山中医医院

作者

  • 4篇孟艳梅
  • 2篇李永光
  • 2篇刘庆
  • 1篇李宝丽
  • 1篇杨光
  • 1篇韩亚军
  • 1篇马君
  • 1篇陈子燕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血管病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的相关性,为急性CVD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方法 140例研究对象中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组21例,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组42例;同期入院非脑血管病(non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Non-CVD)患者36例,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sham group)。免疫比浊增强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 reative protein,hs-CRP)水平,对各组hs-CRP均数进行比较,并绘制ROC曲线,研究hs-CRP与急性CVD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各组血清hs-CRP含量比较,CI组hs-CRP含量明显增高(7.72±3.32),与sham组(2.17±1.33)I、CH组(2.45±1.31)及Non-CVD组(2.73±2.4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ICH组与sham组比较有差异(P<0.05),但较Non-CV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在急性CVD中ROC曲线分析hs-CRP,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面积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05,0.873),诊断急性CVD有显著意义(P=0.000),含量越高诊断急性CVD的可能性越大。结论血浆hs-CRP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CVD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评价机体损伤的总体量化指标,在急性CVD的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孟艳梅李永光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脑血管病脑出血ROC曲线
纤维蛋白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在急性脑血管病(CVD)中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为急性CVD的诊治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思路。方法 140例研究对象,其中脑出血(ICH)组21例,脑梗死(CI)组42例;同期入院非脑血管病(Non-CVD)患者36例,我院门诊体检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shamgroup)。凝固法测定Fib水平,对各组Fib均数进行比较,并绘制ROC曲线,分析Fib在急性CVD时的变化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各组血清Fib含量比较:ICH组Fib含量增高明显,较sham组、CI组及Non-CV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组与ICH组、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on-CV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在急性CVD中ROC曲线分析:FibROC曲线下面积为0.729,面积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45,0.813),诊断急性CVD有显著意义,含量越高诊断急性CVD的可能性越大。结论血浆Fib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CVD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评价机体损伤的总体量化指标,在急性CVD的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孟艳梅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ROC曲线
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及血脂与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对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lthiekness,IMT)和血清hs-CRP及血脂[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s-CRP、TG与双侧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6、0.502、0.339和0.331,P<0.05);TC与双侧颈动脉IMT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8和0.124,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均参与了急性脑梗死患者AS的形成及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脂代谢紊乱),hs-CRP是一项独立的AS发展预测指标。
孟艳梅刘庆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
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及凝溶异常与急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刘庆孟艳梅李宝丽韩亚军杨光马君陈子燕尹金利李永光
通过将炎症标志物hs-CRP与凝血重要物质Fib联合研究,应用ROC曲线评价两指标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诊断意义,发现hs-CRP及Fib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前者诊断效能更大,是以往类似研究所未曾采用过的统计学...
关键词:
关键词:脑血管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