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赣榆县环境监测站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实验室
  • 3篇文化
  • 3篇环境监测
  • 3篇环境监测实验
  • 3篇环境监测实验...
  • 2篇农村
  • 2篇环境保护
  • 1篇循环经济
  • 1篇实验室文化
  • 1篇农村经济
  • 1篇资源利用
  • 1篇作坊
  • 1篇稳定性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对策
  • 1篇硫化物
  • 1篇秸秆综合利用
  • 1篇经济产业
  • 1篇经济产业链
  • 1篇环境保护工作

机构

  • 7篇赣榆县环境监...

作者

  • 7篇李晓
  • 3篇胡建伟
  • 1篇胡小明
  • 1篇张静
  • 1篇董淑海

传媒

  • 2篇环境研究与监...
  • 1篇环境保护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三峡环境与生...
  • 1篇2006年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发展秸秆产业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是一种大量的永续性的宝贵资源,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而且影响交通安全,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若进行综合利用秸秆,不仅能变废为宝,获得较高的资源利用率,而且能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增加农...
胡小明李晓
关键词:资源利用农村经济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与推进农村减排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全面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危害,阐述农村循环经济内涵、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出了减量化技术等四种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减排技术,提出并建立了以沼气为纽带资源利用型等八种循环经济产业链推进农村减排发展模式。通过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的推广运用,不仅可以使农村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并得到充分利用,减轻农村环境污染,还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而且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推进农村污染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和实施农村可持续发展最佳选择。
董淑阁李晓董淑海张静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
硫化物标准溶液稳定性的探讨
2008年
对硫化物标准溶液保存时间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冷藏和密封贮存的条件下,配置好的硫化物标准溶液性质比较稳定,可以保存12个月,大大降低了试剂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结合多年的分析体会,提出了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事项,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李晓刘金吉
关键词:硫化物
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的发展与构建初探
2008年
阐述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从团队意识、人本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率意识五个方面培养的主要思路和构建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上的具体措施。推动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的形成、促进和发展,提升实验室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的环境监测队伍,实现实验室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刘金吉胡建伟李晓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
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的发展与构建初探
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从团队意识、人本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率意识五个方面培养的主要思路和构建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上的具体措施。推动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的形成、促进和发...
李晓胡建伟刘金吉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的发展与构建初探
2009年
阐述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从团队意识、人本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率意识五个方面培养的主要思路和构建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上的具体措施。推动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的形成、促进和发展,提升实验室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的环境监测队伍,实现实验室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刘金吉胡建伟李晓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文化
苏北鲁南地区山芋制粉产生的污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2009年
针对苏北鲁南地区作坊式山芋制粉产生的污染的产生、现状、特性以及原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污染防治的解决办法。
刘金吉李晓王滋理
关键词:污染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