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然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2篇诊疗
  • 2篇诊疗模式
  • 2篇中风
  • 1篇选穴
  • 1篇血性
  • 1篇针刺选穴
  • 1篇针灸
  • 1篇针灸疗法
  • 1篇中风病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偏瘫
  • 1篇青盲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脑卒中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后
  • 1篇卒中后偏瘫
  • 1篇疗法
  • 1篇疗法治疗

机构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李然
  • 2篇何玉伟
  • 2篇谷深
  • 2篇张蓓
  • 2篇张树源
  • 2篇孟笑男
  • 2篇周炜
  • 2篇李萌
  • 2篇刘海璇
  • 2篇骆路
  • 2篇刘珊珊
  • 2篇李源
  • 1篇王丽平
  • 1篇刘钧天
  • 1篇谭双
  • 1篇刘倩
  • 1篇曹丽娟
  • 1篇谭双
  • 1篇曹丽娟
  • 1篇刘倩

传媒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对中风患者经络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确定异常经络对中风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教科书辨证取穴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疗效的差异,并分析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有无优势。方法用随机法将138例中风后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0次后观察疗效,并比较3个月后疗效。指标采用中风后特定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S-QOL)、经络分布状态及证型与经络分布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SS-QO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S-QOL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改善中风后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有优势。中风患者的经络以手足太阴、手足阳明、足厥阴、手足少阳的经脉异常为主;手足太阳、足少阴、任督脉经络病变较少。各个证型与一定的经络具有相关性。结论中风患者经络分布具有特异性,不同证型与相应经络具有相关性。王居易经络诊察法在中风病的相关辨证和治疗中可以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关键词:中风经络辨证针刺
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治疗中风病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与传统内科辨证疗法治疗中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6例),观察组脱落10例。观察组应用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诊疗模式,先察经,再根据症候辨经、选经,确定治疗经络和穴位,并据此进行相应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内科辨证法加经验穴针刺治疗。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用Fugl-Meyer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3个月后随访,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增加(P<0.05),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均P<0.01),且两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王居易经络诊察法较传统内科辨证疗法在改善中风病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疗效更持久。
周炜骆路曹丽娟赵济平刘倩谭双刘海璇张蓓李源李萌李然孟笑男何玉伟谷深张树源刘珊珊
关键词:中风针刺随机对照试验
不同针刺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选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常规针刺取穴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髓海组穴和三肩组穴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8 d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后伸及前屈活动角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9/4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降低(P<0.05),FMA评分及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后伸及前屈活动角度均增大(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外旋、内旋、外展、后伸及前屈活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髓海组穴和三肩组穴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刺取穴治疗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标本兼治,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刘爽刘钧天李然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肩痛针灸疗法
王丽平腹针疗法治疗青盲经验
2013年
青盲指黑睛与瞳神之气色、形态正常,唯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的慢性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的眼底退行病变,或继发于多种眼病的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脑部肿瘤也可引起此病。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认为青盲病因有二:一是神失,乃属伤于七情;二是胆涩,伤于精血。王丽平主任医师从事针灸和中医内科临床多年,根据中医眼科五轮和八廓学说,将腹针的八个穴位对应八廓,用以治疗青盲,取得良好疗效。
李然王丽平
关键词:腹针青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