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东
-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研究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患者未病一级亲属为对象,探查ADHD患者一级亲属在认知功能方面是否存在异常。
- 杨海东张静
-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一级亲属
- 江苏省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江苏省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职业倦怠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江苏省不同城市的402名精神科护士设为精神科组,358名非精神科护士设为非精神科组,采用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职业倦怠及焦虑、抑郁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职业倦怠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精神科组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职业倦怠、不同应对方式、职业倦怠生理心理症状及总分显著高于非精神科组(P<0.01),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非精神科组(P<0.05).精神科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的工作环境中常见压力源、职业倦怠、不同应付方式维度分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工作环境中常见压力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婚姻,职业倦怠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人格特征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婚姻和工龄,不同应对方式和职业倦怠生理心理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婚姻和受教育年限,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和婚姻.结论江苏省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感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其影响因素较多,应给予重视.
- 杨海东张静强强孙雪范勇杨林王彦爽
-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焦虑抑郁
-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所致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诊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观察并统计各组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与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阳性量表评分(14.26±3.02)分、阴性量表评分(13.09±2.11)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23.39±2.14)分及补充项目评分(5.22±1.0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治疗优势在于效果明显、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运用且推广。
- 刘后春秦勇杨海东
- 关键词:齐拉西酮首发精神分裂症症状评估
- 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及患者相关研究进展
- 2017年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及患者生物学标记的研究,旨在为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 强强金建烽严清章王静杨海东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一级亲属生物学标记
- 奥氮平与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5年
- 本研究采用一系列认知功能研究范式比较奥氮平与氨磺必利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
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既往未服用过任何抗精神病药、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26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60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换药或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文化程度低、不能完成研究者以及脱失病例。均为右利手,家属同意且患者能配合。
- 杨海东陈万明强强张静陈曦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奥氮平氨磺必利
- 丙戊酸盐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7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丙戊酸盐联合团体认知行为疗法(G-CBT)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歌乐山院区诊治的14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72例与对照组74例,两组完成研究的最终人数均为64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盐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盐联合G-CBT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性因子水平变化,采用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价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1β、IL-2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β、TNF-α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2指标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躯体疼痛维度外,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戊酸盐联合G-CBT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治疗后患者的IL-1β、TNF-α炎性因子的表达明显下降。
- 张庆辉艾立英陈伟袁媛王璐杨桂娟杨海东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炎性因子丙戊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