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浩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教育
  • 1篇大学学生
  • 1篇当代中国教育
  • 1篇亚文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教育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分化
  • 1篇社会流动
  • 1篇社会网
  • 1篇社会网络
  • 1篇社会再生产
  • 1篇文化
  • 1篇现行教育
  • 1篇现行教育体制
  • 1篇教育获得
  • 1篇教育体制
  • 1篇阶层
  • 1篇阶层关系
  • 1篇家庭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刘浩
  • 1篇钱民辉
  • 1篇顾春光
  • 1篇杨阳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管理现代化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北京大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
2013年
(梁晨、张浩、李中清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0月版)整个人类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对平等的追求是最基本的考量。当今中国,社会矛盾的聚焦点也是体现在各色人身上的各种不平等。其中,作为社会再生产或社会流动手段的教育,其不平等尤其遭到了社会各方的激烈批评。然而,在漫天批评声中仍有通过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核心——高考制度客观而理性的分析得出的积极评价,这便是李中清等人的著作《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
刘浩
关键词:当代中国教育社会再生产社会流动阶层关系现行教育体制
谁获得了教育——中国教育获得影响因素研究述评被引量:17
2015年
在现代中国社会,教育机会的分布受宏观结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微观家庭因素的综合影响。20世纪以来的政治变迁、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继扩张等宏观因素,以及包括教育制度和非教育制度在内的各种制度性因素,特别是家庭内部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社会资本和教育期望等微观因素都对我国各社会群体的教育机会获得产生着重要作用。通过结合宏观与微观因素,构建转型社会的综合教育获得模型,并考察家庭因素与社会结构、制度性因素发挥作用的微观机制,是教育机会获得影响因素研究的努力方向。
刘浩钱民辉
关键词:教育获得家庭资本
区域创新双层驱动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分析了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着重回答三方面问题,一是区域在什么情况下会主动选择创新,二是区域创新如何驱动发展,三是驱动区域什么样的发展。通过研究,构建了区域创新双层驱动的理论模型,为区域创新驱动一般性观点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撑。
杨阳顾春光刘浩
班级网络、同伴群体与双重社会分化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帕森斯提出中小学班级是一种微观的社会体系。现代社会中,班级拥有两个核心功能:一是使学生完成社会化,二是在学生间实现社会分化。本文在延续帕森斯思路的基础上引入亚文化理论,将班级视为一个复杂的文化网络系统,重点分析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学生间社会分化的整个复杂过程,并提出一个班级内社会分化的综合分析框架。具体来讲,班级存在两种由不同文化形式主导的评价系统:首先,教师作为学校正式组织的代表,宣扬学校主导的主流文化,根据学业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排序;同时,班级内学生在学校、家庭、媒体构建的复杂文化网络影响下,通过频繁互动形成青少年亚文化以及非正式的同伴群体,同伴群体之间以及内部均存在声望等级,班级成员之间据此相互评价。可见,学校班级内存在两种社会分化机制,前者可称为学业分化,后者可称为同伴分化。班级两种分化机制的交互作用最终呈现出复杂的社会流动状况。
刘浩
关键词:班级社会分化社会网络亚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