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淡水
  • 2篇对虾
  • 2篇中国对虾
  • 2篇精养
  • 1篇淡水养殖
  • 1篇淡水养殖业
  • 1篇地下淡水
  • 1篇对虾精养
  • 1篇养殖
  • 1篇养殖技术
  • 1篇养殖业
  • 1篇团头鲂
  • 1篇主养
  • 1篇主养模式
  • 1篇卤水
  • 1篇精养高产技术
  • 1篇高产
  • 1篇高产技术
  • 1篇半封闭式
  • 1篇长江中下游

机构

  • 3篇天津市水产技...
  • 2篇天津市汉沽区...
  • 1篇天津市水产局

作者

  • 3篇藏莉
  • 2篇李连同
  • 2篇张勤
  • 2篇傅志茹
  • 2篇林春友
  • 2篇张宝存
  • 1篇张振奎
  • 1篇缴建华
  • 1篇李洪光
  • 1篇张振奎

传媒

  • 2篇天津水产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对虾精养高产新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1997年农业部天津市汉沽区"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成功地利用本地区的环境条件,采取小面积、高水位、高盐度海水兑淡水新模式进行对虾精养。示范区20公顷取得了每公顷6225kg(每亩415kg),每公顷效益23.85万元(亩效益1.59万元)的好成绩。
张勤傅志茹张振奎藏莉林春友冯守明李洪光刘洪锁李连同张宝存白术苓
关键词:中国对虾
团头鲂池塘养殖技术
2001年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俗称武昌鱼、鲂鱼等,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水域的一种大中型经济鱼类,因其肉质鲜美,市场价格较高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喜爱。经过几年的试养和大面积生产养殖。团头鲂主养模式养殖单产在500~600kg/亩。最高单产1000kg/亩左右,亩利润1200~2000元,发展团头鲂养殖对目前效益低下的淡水养殖业具有积极作用。现将池塘主养团头鲂技术介绍如下。
缴建华藏莉
关键词:团头鲂池塘主养长江中下游池塘养殖技术主养模式淡水养殖业
卤水兑地下淡水中国对虾精养高产技术被引量:6
2000年
农业部天津汉沽对虾养殖病害防治示范区, 利用当地特有的条件, 采用卤水配兑淡水的半封闭式对虾养殖模式取得了高产高效。1997 年示范区20 ha, 平均产量6 225 kg/ ha, 效益238 500 元/ ha; 1998 年示范区33-3ha, 平均产量9 840 kg/ ha, 效益393 000 元/ ha。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的对虾综合病害防治精养高产技术。
傅志茹张勤藏莉张振奎林春友冯守明李连同张宝存白术岭
关键词:卤水淡水中国对虾半封闭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