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玉
- 作品数:65 被引量:150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创设学校支持性环境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2008年
-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终身学习的过程,要依托于教师所在的学校。学校的支持性环境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发展自主权的获得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学校应创设包括组织决策环境、学习研究环境、人际心理环境在内的学校支持性环境,以促进教师专业持续不断地发展。
- 孙德玉陈俊山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性知识
- 新课程呼唤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 2005年
- 我国基础教育课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学习的革命",对教师来说就是一次"职业革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与新课程环境的形成,不仅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平台,而且呼唤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 孙德玉
-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观念
- 试论雷沛鸿教育思想的中国特色
- 2000年
- 雷沛鸿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革新家 ,他指出旧中国教育的症结在于“偏枯”“空虚”“点缀门面”;并结合国情、省情逐步探索出“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国民大学”这一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为我国教育的中国化、民主化。
- 孙德玉
- 关键词:雷沛鸿教育思想教育弊端国民教育体系
- 惩罚不当的危害及防治
- 2008年
- 当前中小学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惩罚不当现象,并造成了严重危害。那么,其根源何在?我们应该怎样防治各种惩罚不当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 王芬莲孙德玉
- 关键词:惩罚教育实践
- 我国传统家庭幼儿教育方式略论被引量:4
- 2007年
- 我国古人提倡“早谕教”,重视幼儿早期教育。古人总结并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幼儿家庭教育方式:坚持以身作则,注重家风传承;采用游戏、歌舞和讲故事等多种教育方式;强调躬行践履,注重意志磨炼。
- 孙德玉
-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 陶行知的幼教观与素质教育被引量:1
- 1997年
- 陶行知是我国实施儿童素质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对幼儿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作了科学而深入的探索。他积极倡导以幼儿生活为中心,实施体、德、科、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为幼儿教育的中国化、科学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孙德玉
- 关键词:陶行知幼儿素质教育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综述
- 2007年
- 孙德玉
- 关键词:教育史
- 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摭论
- 先秦儒家孜孜以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和谐的独特精神及其所设定的理想人格,正以它的历史超越性而深深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走向。蕴含在先秦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中的精神价值是巨大的:理想人格的树立具有积极的社会范导...
- 孙德玉
- 关键词:教育思想人格教育和谐社会
- 论科举考试的历史功能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2
- 2013年
-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在历史上曾有多种功能并发挥着许多积极的影响。其历史功能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现代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因此,研究科举制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全面研究科举考试历史功能的基础上,应着重把握其现代转换,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现代考试制度,充分发挥考试功能的积极意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 孙德玉
- 关键词:科举考试历史功能
- 先秦儒家“人皆可圣”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蕴义
- 2020年
- “学以成人”“内圣外王”是先秦儒家的教育目标并贯穿教育的始终,无论是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还是浩然正气的“大丈夫”,最终都以“圣人”为标杆,“圣人”是儒家追求的最理想的人格典范。先秦儒家所言的“圣人”是精神品格超越众人的高尚之人,先秦儒家的“人皆可圣”思想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人人皆有成为“圣人”的先天可能性;另一方面,成为“圣人”有法可寻。“人皆可圣”思想的精神实质是教人如何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因此,“圣人”可学可为并由“仁”致“圣”,特别强调人的潜能无限,要充分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先秦儒家的“人皆可圣”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教育蕴义:一是志存高远不迷茫,二是讲求方法不动摇,三是始于当下不停歇。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脚踏实地,在行动中夯实基础、增强能力、成就自己。
- 孙德玉周钰瑜
- 关键词:先秦儒家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