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杰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鞍山市千山区水利局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水土
  • 3篇水土流失
  • 1篇渗灌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系统
  • 1篇生态修复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运动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流失状况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现状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含水率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运动

机构

  • 7篇鞍山市千山区...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张杰华
  • 3篇高飞
  • 3篇董长虹
  • 2篇郭维东
  • 1篇夏桂敏
  • 1篇王晓刚
  • 1篇纪青
  • 1篇吴菲
  • 1篇陈旭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科技...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应用...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万家沟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经济优化模型
2010年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在于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实现小流域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治理目标;为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高标准、高效益和规模化,在规划设计中,必须采用先进的计算分析手段,使规划方案更合理、更可靠。结合万家沟小流域的自然情况,建立线形规划的数学模型,土地利用得到优化调整,经果林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部分坡耕地改为梯田,荒山荒坡得到改善利用,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开始良性循环。但LP模型是静态的模型,对于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模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小流域是一个多功能、多效益的复杂系统,需要实现多目标优化,在某种意义上,LP模型是片面的、单一的。尚不能优化动态结构,其研究成果还有待于实践去验证。
吴菲张杰华董长虹史功峰
关键词:静态模型生态经济系统
千山风景区水土流失状况与防治对策被引量:4
2006年
针对本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应强化宣传力度,做到内容、对象、方法、形式“四位一体”;奖惩分明,政策到位;认真贯彻“三同时”制度,切实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广开资金投入渠道,加大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责任制度,实行全程监督;重视科学研究,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水平。
周维祖吴殿成高飞张杰华
关键词:风景区水土流失
浅谈千山区水资源现状以及开发和保护对策
2006年
详细调查了千山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并探讨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张杰华高飞吴殿成董长虹
关键词:水资源
坐水播种时土壤临界含水率的确定被引量:8
2003年
提出了坐水播种土壤临界含水率的概念和计算思路 ,根据已有的土壤水动力学理论 ,建立了计算这个临界含水率的二维数学模型 ,应用迭代法进行了求解。针对于朝阳县试验土壤 ,计算结果显示 ,播种玉米时土壤临界含水率为 17.34 %,为田间持水率的 5 8.1%。若春播时 ,土壤含水率小于 17.34 %则需要采用坐水等措施进行抗旱播种。
郭维东夏桂敏王晓刚张杰华
关键词:坐水播种数学模型
节点渗灌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通过在室内土槽中的渗灌试验,研究了节点渗灌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运动规律,主要包括灌水过程中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和灌水结束后土壤水分再分布过程,即土壤水湿润锋的运移及湿润区内的土壤含水率分布状况。根据试验结果,对湿润体的形状及其动态变化、横断面及纵断面上的湿润锋的运移速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描述,并且探讨了灌水量对土壤湿润状况的影响。
郭维东门晓云王璞东张杰华陈旭
关键词:渗灌土壤含水率
浅谈鞍山市千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被引量:3
2005年
据2000年遥感调查结果,千山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35.13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0.3%,但土壤侵蚀强度仍以轻度侵蚀为主。千山区水、热条件好,光照条件充足,水土流失程度轻,人口密度适宜,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通过对生态修复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千山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包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能设施和开发新能源、舍饲圈养和生态移民。
张杰华周维组吴殿成董长虹高飞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生态修复
鞍山市千山区河流现状及治理对策被引量:1
2005年
千山区位于辽河平原中下游。主要河流有3条,通过调查流域内土地利用及水土流失现状,摸清底牌,查出存在问题,研究水土流失治理对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重点改造疏林地,营造复合型林分结构。上治水土流失, 重点放在尾矿生态修复。下治河道环境,重点整治脏乱差。严格控制水污染,在内容上更注重抓好《河道管理条例》。加强执法力度,落实责任制。
周维祖吴殿成张杰华纪青
关键词:河流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尾矿土地利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