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评价固尔苏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胎龄26~32周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预防组出生后2h内气管内滴入固尔苏,同时设空白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预防组发生NRDS的比例、需要呼吸机治疗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凡具备早产儿预防应用固尔苏者应尽早应用,可有效降低N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 李丽英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固尔苏
- 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MEG3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的表达及其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儿60例为观察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20例),重度组(2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行肺功能检测,采用qRT-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MEG3表达量;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ELISA法检测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A(IL-17A)、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比较各组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性介质及LncRNA MEG3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支气管哮喘病儿外周血单核细胞中LncRNA MEG3表达量与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ncRNA MEG3表达量与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关联影响关系。结果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30±0.07)、(0.42±0.06)、(0.67±0.10)比(1.01±0.13)](P<0.05),重度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高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中度组LncRNA MEG3表达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及轻度组FEV1[(52.19±9.86)、(59.73±8.02)、(73.18±12.90)比(93.06±10.43)],FEV1/FVC[(65.23±9.65)、(72.05±5.28)、(80.12±8.12)比(93.25±10.90)]及PEF[(42.27±5.98)%、(59.94±5.67)%、(70.22±6.59)%比(86.52±3.57)%]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FEV1,FEV1/FVC及PEF低于中度组及轻度组(P<0.05),中度组FEV1,FEV1/FVC及PEF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中度组及低度组IgE[(110.25±13.32)U/mL、(84.92±12.98)U/mL、(56.61±11.21)U/mL比(23.21±5.81)U/m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水平[(0.45±0.04)×10~9/L、(0.36±0.03)×10~9/L、(0.20±0.02)×10~9/L比(0.13±0.03)×10~9/L]、IL-4[(20.24±4.07)ng/L、(16.71±3.17)ng/L、(12.23±1.59)ng/
- 李丽英李海燕陈海燕
- 关键词:单核细胞免疫球蛋白类白细胞介素类干扰素Γ肺功能
- 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 2022年
- 探讨与分析活动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2018年7月到2022年1月选择入院诊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处于活动感染期32例,病情恢复期28例,出院随访期10例,检测所有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32例活动感染期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32例、脾脏肿大25例、咽痛2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23例、咽峡炎18例,同时多伴随有血常规异常。活动感染期患儿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56+T淋巴细胞、CD19+T淋巴细胞比例都低于病情恢复期患儿、出院随访期患儿,病情恢复期患儿也低于出院随访期患儿(P<0.05)。结论: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儿多表现为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56+T淋巴细胞、CD19+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检测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毒感染后患儿病情发展。
- 李丽英高帅
- 关键词:EB病毒淋巴细胞亚群
- 外源性补充维生素A、D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外源性补充维生素A、D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07~2019-06收治的肺炎患儿72例纳入研究并随机编号1~72号,将奇数号患儿纳入A组(n=36),偶数号患儿纳入B组(n=36)。A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措施,B组在A组上联合维生素A、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临床总有效率97.22%高于A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正常时间、CRP正常时间、胸片阴影消散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略高于A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源性维生素A、D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疗效的提高,与单一的阿奇霉素相比,其不良反应并无明显增加,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李丽英
- 关键词:小儿肺炎维生素A维生素D阿奇霉素
- 儿童EB病毒感染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感染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EB病毒感染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患儿不同感染形式将研究组分为单纯EB病毒感染组与IM组;又依据患儿的年龄差异将研究组分为<3岁组和≥3岁组;另选择到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参考组。比较研究组和参考组免疫状态变化。结果淋巴细胞亚群状态方面,结果显示单纯EB病毒感染组CD4^(+)及CD56^(+)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CD19^(+)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CD8^(+)高于参考组(P>0.05);另外,IM组CD8^(+)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CD4^(+)、CD56^(+)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CD4^(+)、CD8^(+)、CD19^(+)显著低于参考组和单纯EB病毒感染组(P<0.05)。通过分析,<3岁组患儿的CD3^(+)及CD4^(+)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CD19^(+)高于参考组和≥3岁组(P<0.05),而CD8^(+)、CD56^(+)与参考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CD3^(+)、CD4^(+)、CD8^(+)显著高于参考组和<3岁组(P<0.05),CD56^(+)更低(P<0.05),CD4^(+)/CD8^(+)低于其余两组;CD19^(+)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3岁组(P<0.05)。结论年龄小同时为单纯EB感染感染的患儿与年龄大且为IM的患儿比较,后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更加显著。
- 李丽英李海燕高帅
- 关键词:儿童淋巴细胞亚群
- 早产儿高TSH血症对早产儿的短期与长期预后影响
- 2022年
- 探讨与分析早产儿高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症对早产儿的短期与长期预后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到2021年4月选择完整分娩的早产儿78例,按胎龄分为26-27+6周的超早产儿组(n40)与28-31+6周(32周)的常规早产儿组(n38),判定早产儿的高TSH血症情况,随访短期与长期预后情况。结果 78例早产儿共发生高TSH血症21例(高TSH血症组),占比26.9%,同组别TSH正常为对照组。超早产儿组与常规早产儿组分别发生高TSH血症11例与10例,分别占比27.5%、26.3%,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高TSH血症组早产儿的短期预后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高TSH血症组早产儿长期预后的婴幼儿智力运动行为发育评分(CDC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高TSH血症可影响早产儿的短期与长期预后,为此要积极进行早期治疗与长期随访监测,以促进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 李海燕李丽英王宝凤
- 关键词:早产儿长期预后
- 3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治疗及转归。方法搜集2012年4~12月我科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35例,对其治疗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痊愈26例,未愈6例(其中3例病情反复迁延不愈),放弃2例,死亡1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感染程度不一致,易心衰、易反复并难以控制,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尽早手术以降低病死率。
- 李丽英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炎
- 磷酸肌酸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磷酸肌酸与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8年7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7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治疗措施差异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磷酸肌酸治疗;对照组1,6-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疗效、治疗后心肌酶标志物恢复正常值时间和心脏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为97.1%,对照组疗效为82.8%(P<0.05)。治疗后观察组CK(9.88±3.33)t/d,HBDH(11.45±4.56)t/d,CK-MB(10.23±4.23)t/d;EF(60.56±7.55),FS(33.23±4.55);观察组心肌酶标志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治疗后EF、FS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李丽英李海燕
- 关键词:磷酸肌酸1,6-二磷酸果糖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