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宛蓉 作品数:9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更多>>
双支点对转轴承腔两相流动及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究双支点对转轴承腔两相流动及换热特性,利用耦合的CLSVOF两相流方法开展数值研究,对比高低压轴同转、对转形式下的轴承腔流动及换热特征,重点探讨对转条件下,高低压轴转速及双侧供油流量对轴承腔壁面油气分布特征与换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转向下轴承腔壁面油膜形成过程类似,滑油在壁面以油滴、油矢、油带形式分布;同转形式下壁面流线旋向相同,对转形式下壁面流线旋向则相反,对转提高了轴承腔壁面剪切力及湍流强度,平均换热系数相对提升了16.47%;对转转速越大或转速比越高时,壁面滑油体积分数增大而油膜厚度降低,油膜流速平均增加72.95%,双侧供油量或供油流量比越大时,壁面滑油体积分数与油膜厚度均上升,油膜流速平均增加31.02%;增加转速与供油流量均可提高壁面热流密度,增大换热系数,采用双支点对转形式布局能够一定程度提高轴承腔换热性能,有利于保障发动机的安全可靠运转。 曹逸韬 吕亚国 朱泽韬 李宛蓉 刘振侠关键词:对转 换热系数 变物性流动换热网络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2015年 随着航天航空动力技术的发展,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冷却要求越来越高,某新型冷却技术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为了准确、快速地对冷却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获取冷却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信息,并最终得到热端部件的温度场,需要开发针对某新型冷却介质的换热网络分析程序。小组充分利用亲和图、折线图等技术工具,恰当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最终开发获得了某新型冷却介质变物性流动换热网络数值模拟程序,并成功应用于某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冷却方案分析,实际使用表明,该程序结果可靠,收敛迅速,达到了预期目的。 张添翼 李宛蓉 马旭 王振萍 谢光华关键词:变物性 数值模拟 一种发动机离心通风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离心通风器,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一侧的外壁上焊接有连接座,且连接座一侧的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外壳,发动机的输出端上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通过密封轴承与连接座呈转动连接,连接轴的一端焊... 高风 徐思远 齐思琪 何鹏刚 李宛蓉 高珂某型弹用发动机前轴承腔耦合传热分析 2014年 给出了轴承腔的三维耦合传热分析方法,建立了某型发动机前轴承腔计算模型,利用ANSYS CFX软件对计算模型进行了耦合传热分析,并采用多相流模型模拟腔内复杂的油气流动。计算得到了某工况下轴承腔的温度场及流体域的流动参数,结果表明轴承腔固体结构件的温度及滑油温度均满足使用要求。所得结果与发动机试验测量值误差较小,轴承腔耦合传热分析方法实用可靠。 董广胜 刘振德 李宛蓉关键词:发动机 轴承腔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空气—燃油换热器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空气—燃油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套筒、多套换热芯体、多套上减振片、多套上堵锥、多套下堵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换热器采用内置结构... 凌文辉 雷鸣 张添翼 薛永广 徐思远 李默雯 李宛蓉 闻洁文献传递 锥形轴承腔油气两相流动与换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轴承腔壁面两相流动与换热是轴承腔精细化设计的基础,与腔壁结构密切相关。针对具有典型锥形结构特征的轴承腔内的油气两相流动和换热问题,基于相体积分数(Volume of Fluid,VOF)两相流动模型,通过与圆柱形轴承腔进行对比,参数化分析获得了锥形结构对流动及换热的影响,使用无量纲分析的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该锥形轴承腔常见工况范围内的对流换热准则式。研究表明:锥形轴承腔壁的换热量略小于柱形腔,锥形腔壁换热量随着发动机主轴转速的升高而增加,随着供油量的增加线性增加,随着封严气流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 李坤 高文君 李宛蓉 张杰铭 李灿 刘振侠关键词:航空发动机 轴承腔 传热传质 润滑系统热平衡分析优化算法研究 通过将已知流量的润滑系统热平衡分析算法与供油路流量分配算法耦合计算,发展了润滑系统热平衡分析的一种优化算法,可考虑不同工况下供油路实际流量分配与管路结构的匹配关系、滑油温度与流量分配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润滑系统设计仿真精... 李宛蓉 张添翼 马旭 何鹏刚文献传递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空气—燃油换热器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用空气—燃油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套筒、多套换热芯体、多套上减振片、多套上堵锥、多套下堵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本换热器采用内置结构... 凌文辉 雷鸣 张添翼 薛永广 徐思远 李默雯 李宛蓉 闻洁基于共轭换热的涡轮转子热环境预测方法研究(英文) 2018年 为了开发适用于发动机方案设计阶段的涡轮转子热环境预测方法,开发获得了一种快速而准确的稳态热环境预测算法。算法求解二维和三维导热方程来计算固体导热,用二维边界层算法计算叶身燃气边界条件,用一维流体网络法计算空气系统流量。使用该算法对某型涡扇发动机高压涡轮转子进行了温度场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温度误差约为30~40K。对燃气边界和冷气边界分别对比了共轭换热计算和非共轭换热计算模式下结果的差异,温度差值在120K左右,流量相对差值在10%左右。结论表明:对于空气系统边界,共轭模型显著影响计算精度;而对于主流边界,就本文研究的非冷却叶片而言,是否采用共轭模型对温度场预测影响很小。 张添翼 李宛蓉 李宛蓉 雷鸣 雷鸣关键词:涡轮转子 空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