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玉青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葡萄糖注射液
  • 2篇中药
  • 2篇注射液
  • 2篇注射液稳定性
  • 2篇紫外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紫外分光光度...
  • 2篇硝唑
  • 2篇分光光度法
  • 2篇分光光度法测...
  • 1篇淡豆豉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丝氨酸...
  • 1篇毒性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心脑

机构

  • 7篇天津市西青医...
  • 2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东丽医院

作者

  • 9篇杜玉青
  • 2篇冯建敏
  • 1篇张碧玫
  • 1篇高绍芳
  • 1篇韩珍
  • 1篇韩真
  • 1篇吴晓宁
  • 1篇张亚男
  • 1篇邵晨曦

传媒

  • 5篇天津药学
  • 2篇河北中医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光线对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杜玉青冯建敏韩珍
简要技术说明:课题来源与背景:《中国药典》及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说明书都要求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避光保存,但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没有使用黑色纸遮光,临床使用也没有采取遮光措施。研究目的与意义:了解光线对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
关键词:
关键词: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
光线对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杜玉青冯建敏韩真
关键词: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国药典》抗厌氧菌药输液器硝基咪唑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氨苄的含量
1994年
作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头孢氨苄的含量进行测定。以蒸馏水为溶媒,测定波长为262nm,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20~3μg/ml(r=0.974),头孢氨苄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得值与《中国药典》碘量法测得值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无显著差异,本文所述方法可以控制产品质量。
杜玉青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头孢氨苄药物含量测定
栀子与淡豆豉配伍减毒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栀子与淡豆豉配伍减毒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容积蒸馏水)、栀子中剂量组(1. 4 g生药/kg)、栀子高剂量组(2. 8 g生药/kg)、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各1. 4 g生药/kg)、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各2. 8 g生药/kg),连续灌胃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将大鼠脊椎脱臼处死取出肝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ALT、AST升高(P <0. 05);栀子高剂量组ALT、AST高于栀子中剂量组(P <0. 05);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比较ALT、AST均降低(P <0. 05);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比较ALT、AST降低(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均升高(P <0. 05);栀子高剂量组肝脏指数高于栀子中剂量组(P <0. 05);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与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比较肝脏指数降低(P <0. 05);与栀子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组比较,栀子中剂量+淡豆豉中剂量组、栀子高剂量+淡豆豉高剂量组肝脏指数均降低(P <0. 05)。结论栀子与淡豆豉配伍使用,能够大大降低肝毒性。
杜玉青袁美杰王鑫国
关键词:栀子淡豆豉毒性中药配伍
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的作用比较
2010年
目前,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较多,有的药名相近但作用却不相同,有的药名不同但成分相同,下面介绍常用的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并对其作用进行比较。
吴晓宁杜玉青
关键词:心脑血管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油溶液中盐酸丁卡因含量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测定甘油溶液中的盐酸丁卡因含量。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在波长 (310± 1) nm,在 2~ 12μg· ml- 1 的浓度范围内 ,吸收度与溶液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归方程 :C =13.10 4A - 0 .10 6 7,r =0 .9999,平均回收率 :99.3% ,RSD=0 .49% (n =6 )。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
张碧玫杜玉青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盐酸丁卡因甘油
白血病的药物治疗
2001年
杜玉青
关键词:白血病药物治疗
茶碱及其控释制剂
2000年
杜玉青
关键词:茶碱控释制剂药理
基于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观察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肿瘤血管新生机制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基于胃黏膜组织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通路观察化浊解毒方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肿瘤血管新生机制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分组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组、化浊解毒组,每组12只。采用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建立法复制PLGC模型成功后,模型组、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kg,维甲酸组予维甲酸药液40 mg/kg、化浊解毒组予化浊解毒方水煎液10 g/kg,均每日1次灌服,连续16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化浊解毒方对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AKT、mTOR的影响。结果给药16周后,模型组AKT、mTOR表达高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组、维甲酸组AKT、mTOR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浊解毒组与维甲酸组比较,AKT、mTOR表达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降低AKT、mTOR的表达,从而调控AKT/mTOR通路,达到抗肿瘤血管新生以逆转PLGC的治疗效果。
袁美杰邵晨曦杜玉青张亚男高绍芳
关键词:癌前状态新生血管化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解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