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双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两种儿童口腔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两种儿童口腔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方法:对照组学生直接接诊患者;实验组接诊前分析复诊患者的病情、配合度、治疗注意事项。比较两组的临床实习表现。结果:实验组临床诊断和操作能力及出科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平均龋齿充填数(9.39)显著高于对照组(6.21)(P=0.006)。结论:改良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习和临床操作效率。 周琼 王岐麟 李静 赵双云 刘鹤关键词:儿童口腔 教学模式 替牙期个别切牙反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赵双云关键词:下颌运动 替牙期个别切牙反(牙合)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该文的研究目的为:熟悉下颌运动轨迹检查方法及最新理论,扩展儿童口腔医学领域对于错(牙合)畸形的研究手段,并为尝试更多的检查方法和研究更多的错(牙合)类型提供借鉴;探讨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及个别切牙反(牙合)患儿下颌运动... 赵双云关键词:下颌运动 超声微创手机和工作头在儿童龋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评价超声微创手机在龋齿治疗中去腐的效果和效率,以及患儿对微创手机治疗和传统方法治疗的评价和反应。方法:选取就诊于儿童口腔科能够配合治疗的患儿72名,年龄3~12岁,按照自身同名牙对照将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超声微创手机去腐,对照组使用高速涡轮手机和慢速手机去腐。记录临床操作时间,去净腐质后牙齿的色、形、质;患儿在治疗中的临床表现,对治疗时疼痛度的评价;纵向观察治疗后充填体的完整性、牙齿的感觉、菌斑情况。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等级资料进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对连续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去净腐质。实验组的临床操作时间平均为4min,对照组平均为3min34s(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焦虑及配合情况,实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对治疗时疼痛的感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实验组有89.2%的患儿感觉舒适或稍有不适,对照组有73.1%的感觉舒适或稍有不适。6个月复查,实验组有1颗治疗牙出现敏感症状,对照组有4颗治疗牙出现敏感症状。88.2%的患儿表示更愿意使用超声微创手机进行治疗。结论:超声微创手机可以有效治疗儿童龋齿,其噪音小、操作精准轻柔、对牙髓刺激性小,患儿更易于接受。 李静 葛立宏 赵双云关键词:龋齿 儿童 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家系的临床分析一例 2008年 釉质发育不全(amelogenesis imperfecta,AI)是一组影响釉质发育的遗传性疾病,由于釉质形成时造釉器的某些功能障碍,导致釉质在厚度、结构和组织上的改变。AI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有种族差异;遗传方式有3种: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及X性连锁遗传。国外已有研究证实有5个候选基因与AI相关。现将一例遗传性釉质发育不全家系及其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钟洁 葛立宏 赵双云 韩峰关键词:家系 常染色体显性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性疾病 性连锁遗传 DIAGNOdent对乳牙龋牙本质再矿化量化监测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5 2009年 传统ART(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法治疗乳牙龋病后容易出现较高的继发病变,而这类病变的产生多是因为充填前忽视了龋洞的消毒和残留脱矿牙本质的再矿化。近年来,臭氧联合再矿化治疗已逐渐成为ART充填治疗前窝洞处理的必要步骤之一,但对其疗效的评估一直缺乏量化的评价标准。以往的研究显示,激光荧光检测笔(DIAGNOdent)可量化龋损程度,在龋病疗效的监测方面具有优势。因此,作者对DIAGNOdent在ART法配合臭氧联合再矿化治疗充填前的过程进行了跟踪,结果显示,DIANGOdent不具备监测优势。 王璇 钟良军 赵双云关键词:乳牙 纯母乳喂养与低龄儿童龋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纯母乳喂养与低龄儿童龋发生之间的关系,为未来低龄儿童龋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文和外文的数据库检索1979—2017年8月的文献。中文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外文库包括PubMed、Science Direct OnSit、Elsevier、ProQuest、Cochrane和Wiley-BlackWell。纳入比较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儿童低龄儿童龋发生结局的横断面研究12篇,使用Rev Man 5.3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发现与人工喂养的儿童相比,纯母乳喂养与低龄儿童龋发生的总相关RR值达0.62,95%可信区间为0.48~0.80;与混合喂养的儿童相比,纯母乳喂养与低龄儿童龋发生的总相关RR值达0.73,95%可信区间为0.60~0.88。未发现纯母乳喂养与重度低龄儿童龋发生之间的关联。结论纯母乳喂养对低龄儿童龋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未来在低龄儿童龋早期预防方面需要重点关注母乳喂养模式,推广纯母乳喂养。 赵双云 刘小莉 丁园 黄玥 夏斌关键词:纯母乳喂养 儿童 META分析 臭氧气体在窝沟封闭中辅助作用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臭氧气体对于临床窝沟封闭技术的辅助作用。方法:分别使用传统窝沟封闭方法和臭氧气体处理40 s后进行窝沟封闭的方法,将94颗第一恒磨牙纳入个体匹配研究,150颗纳入成组匹配研究。评价2种方法1年后窝沟封闭剂的保存率和龋发生率。结果:1年复诊时,实验组窝沟封闭保存率高于对照组(93.6%vs 85.1%,93.1%vs 84.4%),龋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vs 6.4%,2.8%vs 5.2%)。结论:牙面经过臭氧气体处理后窝沟封闭剂保存率较高,并可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赵双云 王璇 葛立宏关键词:臭氧 窝沟封闭 病例对照研究 两种钙黏蛋白在小鼠牙齿发育期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2015年 目的:观察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牙齿胚胎发育早期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方法:取胚胎第12.5天至出生后第3.5天的CD1型小鼠下颌骨标本,免疫荧光二步法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E-钙黏蛋白及P-钙黏蛋白在下颌第一磨牙牙胚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情况,通过HE染色显示组织形态。结果:两种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过程中广泛表达于上皮组织中,前成釉细胞在极化过程中E-钙黏蛋白表达增强、P-钙黏蛋白表达减弱,P-钙黏蛋白在牙胚发育初期即出现于牙胚上皮表层,并在分泌期成釉细胞中表达。结论:钙黏蛋白在牙胚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空间、时间上的表达差异,提示两种钙黏蛋白在牙冠形成期间行使不同的功能,推测P-钙黏蛋白参与了釉质的分泌与矿化过程。 赵双云 刘明 赵玉鸣 林庆杰 WANG Xiu-ping 葛立宏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 牙胚 荧光抗体技术 两种儿童口腔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比较 目的:比较八年制口腔医学生在两种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实习效果。方法:将61名2012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推迟门诊时间,接诊前实时分析讨论当日复诊患者的病情、配合度、治疗注意事项,治疗后同学再次展开讨论,最后... 周琼 王岐麟 李静 赵双云 刘鹤关键词:儿童口腔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