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涛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5篇血液透析
  • 3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透析患者
  • 3篇维持性
  • 3篇维持性血液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疗效
  • 3篇高通量
  • 2篇透析器
  • 2篇高通量透析
  • 2篇高通量透析器
  • 1篇低钙
  • 1篇低钙透析
  • 1篇低钙透析液
  • 1篇血液透析液
  • 1篇血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状态

机构

  • 6篇天津市第二医...

作者

  • 6篇张欣
  • 6篇孙涛
  • 6篇周洁
  • 5篇焦春红
  • 3篇高丽
  • 2篇李辉

传媒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天津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调查3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3个月后,体重、血压控制情况及心衰情况。结果采用护理干预,患者体重控制、高血压控制、心衰发生率,较未进行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的依从性,自觉控制水盐的摄人,减少透析间期体重过度增长,减少高血压、心衰的发生,有效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周洁栗晓翠孙涛张欣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并发症
高通量透析器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器治疗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10月~2017年1月本院接诊的患者中选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通量透析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血液透析器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含量和β2-微球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均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患者的肌酐含量和尿素氮含量较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器治疗较传统血液透析器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白蛋白含量,同时降低患者β2-微球蛋白含量,提高患者生化指标,稳定患者的肾功能,在临床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广泛应用并推广。
李辉焦春红周洁张欣孙涛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通量透析器疗效
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效果对比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接诊的38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含量为(23.11±3.55)mmol/L,血清肌酐含量为(768.36±116.23)μmol/L,β2-MG微球蛋白含量为(18.21±3.88)mg/L,KT/V值为(1.29±0.13),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且无并发症发生,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李辉焦春红周洁张欣孙涛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疗效
高通量透析器对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对比低通量透析与高通量透析器交替或连续使用后血清Ca、P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0例,使用130G低通量透析器>3个月,检测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Ca、P、PTH水平以及皮肤瘙痒发生情况,并据此分为瘙痒组和无瘙痒组比较2组的上述指标。然后4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HFHD-A组交替使用130G与150U透析器,HFHD-B组连续使用150U高通量透析器。治疗3个月后分别检测上述观察指标的变化及皮肤瘙痒的缓解程度。结果 40例低通量透析患者17例(42.5%)皮肤瘙痒(瘙痒组),瘙痒组血Ca、P水平高于无瘙痒组(P<0.05或P<0.01)。HFHD-A、HFHD-B各组治疗前后血BUN、Scr、UA、Hb、Alb、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HD-A组治疗后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HFHD-B组治疗后血P、PTH水平均较治疗前减低(P<0.05或P<0.01)。HFHD-A、HFHD-B2组1个月治疗后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替或连续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能有效地降低血清P及PTH水平,并可缓解MHD患者皮肤瘙痒症。
焦春红高丽周洁张欣孙涛
关键词:肾透析高磷血症高通量透析器甲状旁腺激素
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超纯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BUN、Scr、UA、Alb、Hb、Hct、CRP、β2-MG、Ca、P、i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52例血液透析(HD)患者,改造前使用一级反渗透及自配透析液,透析时间>1年,检测其上述观察指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纯水组:改造后使用二级反渗透系统,并使用厂家专供A、B透析浓缩液;超纯组:纯水透析的基础上,透析机后安置EF-020微粒子过滤器获取超纯透析液。跟踪观察纯水组及超纯组治疗3、6个月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专供透析液及超纯透析液细菌菌落数少于自配透析液(P<0.01)。纯水组及超纯组分别治疗3个月后,血Alb、Hb、Hct水平提高(P<0.01),3、6个月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BUN、Scr、UA、Ca、P、iPTH及β2-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高反渗水及透析液纯度后,CRP水平降低明显(P<0.01);3、6个月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纯水组及超纯组治疗6个月后,上述观察指标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高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纯度可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单核细胞的活化,降低促炎症介质的释放,并能持续降低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及贫血状况均有明显改善,有效提高透析质量。
焦春红高丽周洁张欣孙涛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毒素
低钙透析液联合骨化三醇的应用对钙磷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对比不同钙浓度透析液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后血Ca、P、钙磷乘积(Ca×P)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DCa 1.25与DCa 1.5组,每组18例。依PTH水平不同,给予不同剂量的骨化三醇冲击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治疗1、3、6个月血清Ca、P、Ca×P、PTH及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并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2组血Ca、P及Ca×P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DCa 1.25与DCa 1.5组分别呈逐渐降低和增高的趋势,并均于治疗3~6个月趋于稳定。2组在血PTH、BAP指标中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不存在交互作用;单纯处理效应和时间效应亦无统计学意义。血清PTH水平随治疗时间的延长,DCa1.5组呈逐渐升高趋势;DCa1.25组于治疗3个月基本趋于稳定并呈逐渐降低趋势。SBP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存在交互作用,DBP的处理效应与时间效应无交互作用;2组不同处理效应治疗前后S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a 1.25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SBP缓慢降低,治疗3、6个月减低趋势显著。结论DCa1.25透析液联合骨化三醇的长期应用可降低血Ca水平并维持在正常低限,增加MHD患者对活性维生素D3及碳酸钙的耐受性,使SBP降低。
焦春红高丽周洁张欣孙涛
关键词:血液透析液高钙血症碱性磷酸酶骨化三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