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髁置换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用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MCLKO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MCLKOA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UKA组和TKA组,每组30例。TKA组采取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UKA组采取单髁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Hb)、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UK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膝关节自主屈曲至90°时间均短于TKA组,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TKA组(P<0.05)。术前、术后第1天,两组Hb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UKA组Hb水平高于TKA组(P<0.05)。术前,两组RO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UKA组ROM较TKA组大(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ROM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UKA组HSS评分较TKA组高(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UKA组VAS评分较TKA组低(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0.05)。结论与TKA术相比,UKA术治疗MCLKOA可减轻疼痛和手术损伤,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安全性可靠。
- 李沛
- 关键词: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
-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 2023年
-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HHA)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4月至2023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HHA组与内固定组,每组32例。内固定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HHA组采用HH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围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HA组总有效率(96.88%,31/32)与内固定组(90.63%,29/3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HH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内固定组,下床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HHA组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术后7、14 d,HHA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内固定组(P<0.05)。HHA组并发症发生率(3.13%,1/32)低于内固定组(28.13%,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股骨近端髓内钉相比,HH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 李沛何海峰黄勇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近端髓内钉
- 经皮微创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13年9月,对2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用MIPPO技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34个月(平均24.6个月),本组骨折端均获得顺利愈合,未出现桡神经损伤病例。结论应用MIPPO技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不仅降低了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并且在手术创伤、骨折愈合、住院时间、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 李沛明朝戈明立功
-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肱骨骨折
- 铰链式外固定架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06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2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2例术后石膏外固定(石膏组),10例安装铰链式外固定架(外固定架组)。结果 2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12~26)个月。末次随访时,石膏组肘关节屈伸(68.5±16.5)°,前臂旋转(85.6±16.1)°,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71.4±4.2)分;外固定架组肘关节屈伸(118.5±22.7)°,前臂旋转(151.3±18.4)°,Mayo评分(92.8±3.6)分。外固定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均优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可靠,其牵开作用可维持关节高度,患者可早期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从而恢复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
- 李沛吴强明立功王自方明朝戈
-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
- 弹性加压蛇形髓内针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 明立功明朝戈明立山明立阳李沛明怀鹏明立钊
- 前臂骨折是一种很不稳定的骨关节创伤,国内、外多采用钢板及髓内针固定;髓内针固定虽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的特点,但固定后稳定性却难尽人意,尤其是骨圆针。该项目针对钢板内固定局部损伤重,骨折愈合后须切开取出,且钢板下的骨质疏松...
- 关键词:
- 关键词:髓内针生物力学内固定器
- 载万古霉素硫酸钙在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并研究载万古霉素硫酸钙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骨髓炎患者56例,病程3~18个月,随机分为两组(A组28例,B组28例)。两组患者均术中彻底清创、灌洗、引流后,A组病灶植入载万古霉素硫酸钙,B组填充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结果】感染控制情况比较A组为92.9%,B组为71.4%(P<0.05);骨缺损再手术率比较A组7.1%,B组32.1%(P<0.05);所有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愈合时间为15.3个月,其中A组(9.2±5.9)个月,B组(15.2±6.3)个月(P<0.05)。两组患者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术后均能控制,术前和术后3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万古霉素硫酸钙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有效办法,具有感染治疗效果优良、骨缺损再手术率低、骨愈合时间短等优点。
- 李沛侯柯楠唐锴李倩
- 关键词: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慢性骨髓炎
- 肘关节改良前侧手术入路与内侧手术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比肘关节改良前侧手术入路与内侧手术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安阳市人民医院6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分组,各31例。A组行肘关节改良前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术,B组行内侧手术入路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E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MEP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改良前侧手术入路相比于内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手术效果更佳,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 李沛
- 关键词:尺骨冠状突骨折
- 关节镜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9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月、3月、6月、1年时分别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Ly-sholm评分显示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明显缓解症状,疗效满意,并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 李沛
- 关键词: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透明质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