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微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1
- 供职机构:鞍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更多>>
- 09SiMnCrMo钢全奥氏体化后临界区铁素体形成动力学的研究
- 1991年
- 09SiMnCrMo钢全奥氏体化后降温到临界区等温保持时铁素体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①铁素体形核于原奥氏体晶界并快速长大;②原奥氏体晶界被占满后晶界铁素体又长大到一定程度时,铁素体从原奥氏体岛内部析出:③铁素体缓慢地向奥氏体内长大直至平衡。
- 谭佃龙雷廷权张久信王明微
- 关键词:奥氏体铁素体
- Mn-Mo系热处理型热轧双相钢的研制被引量:1
- 1989年
- 本文论述了Mn-Mo系热处理型热轧双相钢的试验室及半工业研制结果。重点摸索了两相区加热温度及冷却速度对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该钢延仲性与强度的配合、断裂特点及成型后的实际使用强度也进行了探讨。
- 张久信王明微
- 关键词:热轧双相钢
- 冷轧罩式炉退火双相钢SX55的研制
- 1994年
- 鞍钢开发并试生产的冷轧罩式退火双相钢(SX55),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无屈服点延伸、均匀伸长率大、加工硬化性和烤漆硬化性强等特点.该钢还具有优良的疲劳性能、焊接性能以及优越的冷成型性和形状稳定性等强塑性的良好匹配。其力学性能达到了日本新日铁标准SAFC55D水平,是我国目前强度级别最高的冷冲压用钢.
- 王明微张久信谭佃龙
- 关键词:高强度钢双相钢低合金钢
- 640MPa级直接热轧双相钢SX65的研制被引量:14
- 1994年
- 采用合理化的合金成分设计,使钢具有特殊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在鞍钢半连轧机组上,钢在奥氏体区终轧后在>500℃时卷取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含有8~20%岛状马氏体及75~85%多边形铁素体的640MPa级热轧双相钢.该钢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无屈服点延伸、加工硬化性强、强塑性配合良好等特点,是我国目前强度级别最高的冲压用热轧汽车钢板。
- 张久信王明微谭佃龙
- 关键词:高强度钢双相钢热轧低合金钢
- 热轧电机硅钢片的组织状态对电磁性能的影响
- 1989年
- 影响热轧电机硅钢片电磁性能的因素很多,诸如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冶炼操作,各种工艺制度,等等.通过试验研究和大生产实践,对其各种影响因素分别做了试验研究,发现化学成分,特别是硫,以及热轧工艺对电磁性能影响较大.
- 王明微张久信
- 关键词:热轧电磁
- 全文增补中
- 冷轧双相薄钢板的成型性被引量:1
- 1993年
- 冷轧双相薄钢板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无屈服延伸和大的均匀延伸率等,使材料在冷成型中有宽的塑性变形区,大的加工变形量,并在形变中发展高强度。双相钢与低合金钢SM50相比,有较高的应变硬化指数和塑性应变比,显著的强化特性及其优良的模拟成型性;其成型极限图表明有很大的成型潜力;经实冲14种3万余汽车零件完好率为100%,并已装车运行。
- 王明微张久信于二钧
- 关键词:冷轧双相钢薄钢板成型性塑性应变比屈强比
- 一种高强度冷轧双相钢板及制造方法
- 本发明属于汽车用钢板,其化学成分为:0.050.13%C;0.80~1.20%Si;1.90~2.30%Mn;≤0.035%P,≤0.035%S。热处理制度为:升温速度20~60℃/时,加热温度730~750℃,保温13...
- 王明微张久信谭佃龙
- 文献传递
- 冷轧罩式炉退火双相钢的成型性能评定被引量:1
- 1992年
- 采用高强度材料,减轻汽车车体重量,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汽车制造厂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鞍钢于“七五”期间开发出经冷轧罩式炉退火的双相高强度钢(SX55)。经成型性能测定,该钢具有优良的拉胀成型性能,理想的拉深成型性能及较差的平面应变成型性能。因此,可用该钢取代进口的高强钢板材来冲制汽车零件。这不仅可提高汽车材料的国产化率,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且使零件减重率达到6.67~17%。
- 于二钧王明微
- 关键词:高强度钢双相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