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力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体层摄影
  • 2篇肿瘤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灌注
  • 2篇CT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螺旋C...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多平面
  • 1篇多平面重建
  • 1篇心动周期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0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李力
  • 7篇赵钒宇
  • 7篇宋喜明
  • 3篇尚伟
  • 3篇唐艳军
  • 3篇宋游
  • 3篇李东春
  • 1篇刘安龙
  • 1篇许红旗
  • 1篇李旭霞
  • 1篇刘枫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级别脑胶质瘤MS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及与VEGF表达相关性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旨在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MS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53例,53例患者均进行了MSCT灌注成像,收集患者实验室资料、影像学资料,由两名副主任级医师对CT、MRI检查中的脑胶质瘤影像学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分析MSCT灌注成像参数比较及与VEGF表达相关性。结果MSCT平扫中,脑胶质瘤主要表现均匀或者不均匀的低密度病灶,少数为混杂病灶,少数患者可见钙化影;MSCT增强扫描中,可有不同程度的囊变液化坏死低密度区。灌注成像中,多数患者肿瘤实质区灌注均较对侧同部位灌注高。并随着灌注量的增加而表现为亮度递增的灌注区。不同级别胶质瘤rCBV值存在明显差异,Ⅳ级rCBV值明显高于Ⅰ-Ⅱ级、Ⅲ级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胶质瘤VEGF表达水平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胶质瘤级别的不断增高,VEGF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01);不同级别胶质瘤rCBV值与VEGF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性(r=0.763,P<0.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参数rCBV值与VEGF值存在正相关性,随着脑胶质瘤级别的升高,rCBV值与VEGF值逐渐上升。
宋丹许红旗李力
关键词:脑胶质瘤VEGF表达
对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心理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检查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5000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进行检查前、中、后心理护理,总结心理状况及在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情况。结果检查前焦虑恐惧的发生情况、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运动性伪影的出现率均低。结论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造影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恐惧心理,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获得较满意的图像。
宋喜明宋游李旭霞李力李东春赵钒宇唐艳军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冠状动脉造影心理护理
低剂量螺旋CT与CEA、PTN、NSE、角质蛋白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与癌胚抗原(CEA)、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质蛋白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肺癌筛查的肺癌高危人群7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6例和对照组355例。观察组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照组行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组筛查阳性率。根据低剂量螺旋CT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确诊肺癌组、筛查呈阳性但排除肺癌组、阴性组;检测各亚组癌胚抗原(CEA)、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质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阳性率23.32%(83/356)及确诊率3.93%(14/3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肺癌组CEA、PTN、NSE、角质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呈阳性但排除肺癌组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吸烟支数、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的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是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与CEA、PTN、NSE、角质蛋白联合检测的肺癌确诊率更高。
李力宋喜明唐艳军赵钒宇
关键词:低剂量螺旋CT肿瘤标志物
肝脏增强CT 与肝脏MRI 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在诊断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9年5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接收肝癌患者共80例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均接受肝脏增强CT及MRI检查,统计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MRI平扫T1主要为低信号,T2主要为高信号。开展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显著强化CT共69例,MRI共80例。CT共检出61例肝内病灶和30例肝外病灶,MRI共检出75例肝内病灶和39例肝外病灶。MRI在肝内病灶以及肝内病灶的阳性率方面比增强CT更优(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直径>3cm肿瘤诊断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对直径≤3cm肿瘤诊断准确率与总体诊断准确率比CT更高(P<0.05)。结论肝癌增强CT及MRI表现均有一定的特征性,然而后者在诊断肝癌中的准确率比前者更高,特别是对直径≤3cm的肿瘤。
李力宋喜明刘枫唐艳军赵钒宇
关键词:肝癌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技术诊断准确率
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CT双能量成像在脑血管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安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脑血管病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基本资料.26例患者均行西门子SOMATOMForce CT双能量成像检查以及常规减影CT血管造影(CTA)成像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CT双能量成像检查与常规减影CTA成像检查比较,CT双能量成像检查中扫描完成时间较短,辐射剂量较少,图像减影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Ⅰ级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血管病患者采取CT双能量成像检查,可获得较优的图像结果,使用辐射剂量较少,可缩短检查时间,作为临床上检查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唐艳军尚伟宋喜明迟宏璐李力赵钒宇
关键词:脑血管病
右冠状动脉起自左冠状窦的双源CT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右冠状动脉开口于左冠状窦者,可产生心绞痛、呼吸困难、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是青年人猝死的重要原因。双源CT(DSCT)能更好的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分布,而且可多期相观察冠状动脉在心动周期内的变化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DSCT在观察右冠状动脉起源左冠状窦异常中的价值。
宋喜明宋游李力李东春赵钒宇唐艳军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左冠状窦CT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心动周期
CT全脑灌注联合CT血管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 CT全脑灌注联合CT血管成像(CTA)检测在急性脑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疑似为急性脑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CT全脑灌注及CTA检查,并观察检查的图像及相关参数。结果 76例患者经CT及磁共振成像(MRI)复查最终有59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脑梗死(ACI),剩余17例患者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CT全脑灌注联合CTA诊断敏感度较CT平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患侧异常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较健侧对应区域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峰值时间(TTP)较健侧对应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患侧MTT及TTP较健侧对应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患侧CBV、CBF较TIA患者患侧对应区域低,MTT、TTP较TIA患者患侧对应区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全脑灌注联合CTA检测,可为急性脑缺血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唐艳军尚伟迟宏璐李力赵钒宇
关键词:脑缺血CT血管成像
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与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640例乳腺疾病患者行磁共振与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640例乳腺疾病患者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共检出704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326个,恶性病灶378个.与病理诊断对照,磁共振诊断的灵敏度为89.15%,特异度为89.87%,准确度为89.49%,阳性预测值为88.68%,阴性预测值为87.72%;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81.59%,准确度为83.80%,阳性预测值为84.37%,阴性预测值为83.12%;磁共振诊断的特异度、准确率、阴性预测值显著优于超声诊断(P<0.05).结论 磁共振、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中各具优势,前者普及率高、操作简便、鉴别更直观,后者在诊断准确率、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上优势更显著.
刘安龙尚伟李力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恶性病变磁共振超声检查
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肺内多发小结节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肺内多发小结节的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肺内多发小结患者共60例,探讨其使用高分辨率CT的分布特征。结果肺内多发小结的局部分布特点分为小叶中心分布、随机分布、局部淋巴管四周分布。依据肺内多发小结的特征分布范围研究出肺结核、肺血行性转移性肿瘤、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结节、淋巴管癌性结节等病症,当中粟粒性肺结核、肺血行性转移性肿瘤、肺泡癌性小结局部呈随机无序分布。支气管性肺结核则呈现在小叶中心周围分布。结论使用高分辨率CT诊治的患者其诊断率比较准确且检出率比较高。
李力宋喜明唐艳军赵钒宇
关键词:高分辨率CT
双源螺旋CT多平面重建显示肺叶间裂
2011年
肺叶间裂对肺部病变定位、评价肺部病变累及范围具有很大的临床实用价值.通过对多种重建方位及层厚显示肺叶间裂进行评价,以探讨肺叶间裂最佳多平面重建(MPR)重建方位和层厚,为观察肺叶间裂提供最佳方案.
宋喜明宋游李力李东春唐艳军
关键词:螺旋CT多平面重建肺部病变病变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