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文军

作品数:11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磁共振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X线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嗅神经
  • 1篇嗅神经母细胞...
  • 1篇婴儿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 1篇神经母细胞
  • 1篇神经母细胞瘤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侵袭性
  • 1篇侵袭性垂体瘤
  • 1篇缺乏症
  • 1篇综合征

机构

  • 1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11篇刘文军
  • 4篇张天柱
  • 2篇吴桂平
  • 1篇尚伟
  • 1篇李建明
  • 1篇黄佩杰
  • 1篇刘枫
  • 1篇李文清
  • 1篇陈玉军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肝脏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2012年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特征,包括肿瘤部位、大小、累及范围、周围骨质破坏、密度及信号改变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9年13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的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3例患者CT平扫示肿瘤密度不甚均匀,与软组织密度接近,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MRI显示:T1WI表现为低于脑灰质的低信号病灶,T2WI信号较脑组织稍高。13例中10例伴有囊变坏死,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同时累及颅内外者11例,双侧额叶同时受累1例,右侧额叶受累6例,左额叶受累4例,脑组织水肿7例。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可界定肿瘤累及范围及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刘文军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MRI诊断
2014年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MRI诊断的准确率,现分析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相关MRI表现。材料与方法:从本院收治的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者中抽取10例,他们均经确诊。其中男6例,女4例。10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0例肿块均位于幕上,肿块实质部分T1WI出现较低或低信号,T2WI则出现较高或高信号。加强扫描后可见肿块出现均匀或非均匀强化。结论:利用MRI诊断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可观察到典型的特征,因此,应采用MRI诊断该病。
刘文军
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脑微循环状态评估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对脑胶质瘤分级、脑微循环状态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4例,术前采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并加扫ASL,测量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BFmax)和对侧白质、灰质、半球的脑血流量(CBF),分析其MRI及ASL图像灌注表现,探究其对脑胶质瘤分级及脑微循环状态的评估价值。结果TBFmax/对侧白质、TBFmax/对侧灰质、TBFmax/对侧半球比值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各组血流量灌注指标判断胶质瘤级别时,TBFmax/对侧白质、TBFmax/对侧灰质、TBFmax/对侧半球的AUC分别为0.848、0.782、0.887(P均>0.05)。结论ASL能够较好的反应脑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水平、血管生成及侵袭情况,有利于胶质瘤术前分级,对制定脑肿瘤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天柱刘枫刘文军
关键词:脑胶质瘤
侵袭性垂体瘤的MRI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201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资料,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32例侵袭性垂体瘤伴有坏死或囊变者14例,伴出血者9例。肿瘤在T1WI呈低、等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T1WI增强后肿瘤多不均匀强化。结论 MRI有助于侵袭性垂体瘤的诊断及确定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刘文军
关键词:侵袭性垂体瘤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评析与研究
2017年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4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通过观察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判断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对核磁共振技术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术前使用核磁共振检查与病变分期总符合率为85.7%(36/42),临床病变分期总符合率为73.8%(3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检查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95.2%(40/42),敏感度为83.3%(35/42),特异度为97.6%(41/42)。结论宫颈癌术前使用核磁共振诊断可更加直观地观察肿瘤浸润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准确判断病变范围与程度,准确率,特异度与敏感度高,值得采用。
张天柱刘文军
关键词:核磁共振
布加综合征的3D-CEMRA表现及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分析布加综合征(BCS)的三维对比剂增强MR血管成像(3D-CE-MRA)表现特征,探讨MRI对BCS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9例BCS采用3.0T MR扫描仪进行常规MRI平扫及3D-CEMRA检查。观察肝静脉(HV)、下腔静脉(IVC)和门静脉(PV)的开放性,观察有无肝内外侧支循环、门静脉-体静脉间曲张静脉和肝实质病变。其中,17例行超声检查,10例行DSA检查,12例行CT检查。结果:39例BCS中,IVC阻塞型(Ⅰ型)6例,HV阻塞型(Ⅱ型)5例,混合性阻塞型(Ⅲ型)28例;39支IVC中,MRI清晰显示34支IVC阻塞(膜性阻塞15例,节段性阻塞19例);117支HV中,MRI显示62支HV阻塞(肝右静脉24支,肝中静脉17支,肝左静脉21支)。MRI直接征象表现为HV和/或IVC狭窄、闭塞;间接征象表现为HV和/或IVC阻塞远端血管扩张,肝大、尾叶肿大、脾大,肝内侧枝血管,副HV,肝外侧枝血管,肝硬化,肝癌和肝脏其他占位特别是第二肝门周围占位,腹水,IVC和HV血栓形成。结论:MRI能直接显示HV和/或IVC阻塞的部位、程度及侧枝循环情况,MRI可作为诊断BCS的一种优选的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刘文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布加综合征
MRI R2^(*)值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评估中的最佳阈值探讨
2020年
目的研究MRI R2^(*)值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评估中的最佳阈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84例在安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并诊断为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穿刺活检后的结果分为S1期组(汇管区纤维化增广,但只局限于窦周及小叶内,n=23)、S2期组(汇管区周围纤维化,有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仍然完整,n=24)、S3期组(小叶结构被破坏,但无肝硬化,n=27)、S4期组(早期肝硬化,n=10);均通过MRI扫描获取R2*测量值,并对四组R2*测量值进行比较;利用ROC曲线分析R2^(*)值预测NAFLD患者肝纤维化S2、S3、S4期的价值。结果比较R2*测量结果S2、S4组>S3组>S1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经ROC分析R2*值预测S2、S3、S4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663、0.790。结论R2*值对评价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存在一定预测价值,但对中重度肝纤维化的预测需进一步研究进行证实。
张天柱刘文军陈玉军黄佩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分期
大体积胃底贲门癌1例
2003年
刘文军张天柱
关键词:X线诊断硫酸钡产气粉
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的伪影表现
2003年
刘文军吴桂平
关键词:伪影
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颅脑CT表现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颅脑CT表现特征,提高定性诊断水平。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35例维生素K缺乏症颅脑CT表现,并对临床表现和CT所见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以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多,而脑实质和脑室出血较少,多部位出血占68.6%,硬膜下血肿多累及枕部,内缘不光滑;(2)一侧或两侧大脑半球明显水肿(71.4%)而基底节正常;(3)多部位出血,明显脑水肿和伴有脑疝者预后不良。结论作者认为累及枕部的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大脑半球广泛水肿,而基底节正常的CT表现是本病颅内出血特征性表现,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
吴桂平刘文军李建明
关键词: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颅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