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金湖县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室医护配合在围术期的体现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手术室医护配合在围术期的具体体现。方法:分别介绍医护在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方式。结果:医护在围术期的良好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是提高手术质量和效率的保证。
- 姚永红
- 关键词:手术室医护配合围术期
- 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 2013年
- 目的讨论骨盆骨折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腹部体征、观察排尿情况,并作相应的护理,为处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赢得时间。结果经抗休克、复位和并发症的诊治与护理,本组32例患者中,30例治愈,2例转院。结论骨盆骨折患者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其并发症是造成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严密病情观察,正确有效的护理是处理骨盆骨折并发症的关键。
- 姚永红
- 关键词:骨盆骨折并发症护理
- 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评估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程度,进一步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方法:采用经改进的焦虑量表(SAS),对156位不同病种的病人进行3次连续性自评,时间为入院、术前、出院前。结果:被测病人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术前1天焦虑值最高。结论:为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 姚永红
- 关键词:手术焦虑心理护理
- 医护一体化在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的实施对于提高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在2020年3—8月期间接受首台手术的292例患者进行研究,以实施医护一体化的前后,分为对照组(实施前:2020年3—5月)和观察组(实施后:2020年6—8月)各146例,同时对参与首台手术的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者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对于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及以及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手术室医护一体化前相比,实施手术室医护一体化后,护理人员在基础保障、转运交接、操作技能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实施医护一体化,可以有效提高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进而促进手术室周转,确保手术治疗高效、顺利进行。
- 戴晶晶姚永红
- 关键词:手术室医护一体化
- 中药熏洗护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护理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及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0.05%碘伏溶液熏洗,2次/d;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2次/d。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疼痛消失时间、水肿评分、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7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和7 d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消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等症状,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显著。
- 姚永红杨秀红
- 关键词:中药熏洗混合痔疼痛水肿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手术安全核查质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手术安全核查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4—6月在该院手术室手术安全核查中应用PDCA循环干预,将实施PDCA循环干预前(2019年1—3月)和干预后(2019年7—9月)的手术安全核查执行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对手术安全核查不合格率,手术安全核查行为评分、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影响。结果较之干预前,干预后手术安全核查不合格率更低,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手术安全核查流程、核查记录单书写、手术标识、监督评价机制等手术安全核查行为评分及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干预前,干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手术室人员对管理工作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手术安全核查中进行PDCA循环干预,能规范手术室工作人员手术安全核查行为,提升手术室质控质量,降低手术安全核查不合格率,保障手术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
- 姚永红
- 关键词:手术安全手术安全核查质控PDCA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