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肝炎病毒
  • 5篇病毒
  • 4篇乙型肝炎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肝病
  • 3篇HBV-DN...
  • 2篇乙肝病毒
  • 2篇前S1抗原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HBEAG
  • 2篇病毒复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BVD...
  • 1篇血液
  • 1篇遗传学
  • 1篇乙肝病人

机构

  • 9篇通辽市传染病...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9篇王慧玲
  • 4篇李光晨
  • 1篇鲁仁杰
  • 1篇张冬丽
  • 1篇刘鑫
  • 1篇李桂珍

传媒

  • 5篇内蒙古民族大...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HBV标志物与HBV-DNA检测结果的实验室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HBV标志物与HBV-DN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MEI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I组与组HBV-DNA的阳性率及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与组的HBV-DNA阳性率高于~组(P〈0.01)。、和组中仍有部分患者可检出HBV-DNA。组134例患者中检出2例HBV-DNA阳性。结论:HBsAg、HBeAg与HBV-DNA有明显的相关性。联合应用血清HBV标志物与HBV-DNA,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
王慧玲
关键词:肝炎病毒DNA
脂肪肝的诊治进展被引量:9
2003年
综述了脂肪肝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目的是为广大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脂肪肝提供参考依据 。
李光晨王慧玲
关键词:脂肪肝
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的进展及临床意义
2012年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感染者中约50%~85%呈慢性转化,引起肝脏的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甚至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HCV主要以输血和应用血液制品及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病毒的传播不易控制,患者因不能及时诊断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实验室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手段主要有四项。
王慧玲
乙肝病毒前S_1抗原与HBeAg及HBV-DNA之间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DNA的关系。分析前S1抗原在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PCR法检测HBV-DNA。结果:400例HBV-DNA阳性的乙肝患者中,HBeAg阳性率为86.0%,前S1抗原阳性率为75.5%。其中:前S1抗原阳性率在HBeAg阳性患者中为75.6%、在抗-HBe阳性患者中为75.0%。HBV-DNA阳性情况下,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两组经χ2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S1抗原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有价值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王慧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病毒复制
HBV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王慧玲李光晨
关键词:基因型
定量微板核酸杂交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及其临床意义
2004年
采用定量微板核酸杂交技术检测448例肝病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和病毒含量HBsAg(+)、HBeAg(+)、抗-HBc(+)组>HBsAg(+)、抗-HBe(+)、抗-HBc(+)组>抗-HBs(+)、抗-HBe(+)、抗-HBc(+)组(P<0.05,P<0.01).血清HBVDNA含量与黄疸程度及转氨酶的高低无关.血清HBVDNA含量高低,阳性率大小与临床型的严重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王慧玲李光晨李桂珍
关键词:乙肝病人血清HBVDNA
紫杉醇与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两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与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确诊的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紫杉醇联合顺铂组(A组)28例,紫杉醇150mg/m2静滴第1天,顺铂80mg/m2第1天;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组(B组)30例,异长春花碱25mg/m2第1、8天,顺铂80mg/m2第1天,两方案每3周重复,3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50.0%(14/28),46.7%(14/30),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是4.8个月和4.1个月,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是12个月和11.5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年生存率A组为45.6%,B组为43.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A组Ⅲ-Ⅳ度血小板的减少高于B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低于B组,A组静脉炎低于B组.结论:A、B两组有效率在中位生存期、一年生存率方面较接近,但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紫杉醇组占优势.
赵新颜张冬丽王慧玲
关键词:紫杉醇异长春花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乙肝病毒前S_1抗原与HBeAg及HBV-DNA之间的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DNA的关系.分析前S1抗原在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PCR法检测HBV-DNA.结果:400例HBV-DNA阳性的乙肝患者中,HbeAg阳性率为86.0%,前S1抗原阳性率为75.5%.其中:前S1抗原阳性率在HbeAg阳性患者中为75.6%、在抗-HBe阳性患者中为75.0%.HBV-DNA阳性情况下,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患者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两组经χ2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前S1抗原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有价值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王慧玲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病毒复制
132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为检查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对132例本地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通过PCR 检测技术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C型101例(75.5%),B型15例(11.7%),BC混合型12例(8.7%),A型1 例(0.9%),检测结果与Kao J H、Xin Ding等报道基本相似.但在132例患者中,有3例未确定基因型,原因, 有待进一步探讨.
鲁仁杰王慧玲李光晨刘鑫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PCR技术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