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新民

作品数:23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检察
  • 6篇检察院
  • 5篇人民检察
  • 5篇人民检察院
  • 4篇司法
  • 3篇最高人民检察...
  • 3篇民事
  • 3篇民行检察
  • 2篇司法保障
  • 2篇民行检察工作
  • 2篇检察工作
  • 2篇检察机关
  • 1篇党代会
  • 1篇第九次党代会
  • 1篇电网
  • 1篇电网建设
  • 1篇电网建设工程
  • 1篇督促起诉
  • 1篇新区
  • 1篇新区开发

机构

  • 12篇天津市人民检...
  • 3篇天津市北辰区...
  • 1篇天津市河北区...

作者

  • 13篇于新民
  • 3篇王赞
  • 2篇林强
  • 1篇王玉良
  • 1篇白春安
  • 1篇赵刚
  • 1篇肖晓峰
  • 1篇刘孟海
  • 1篇蔡悦
  • 1篇朱静
  • 1篇王德良
  • 1篇王煜
  • 1篇赵福杰
  • 1篇马金生

传媒

  • 5篇天津人大
  • 4篇人民检察
  • 3篇天津法学
  • 1篇法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事行政检察:公权与私权关系如何协调——第三届直辖市民事行政检察理论研讨会述要
2011年
2011年9月21日,第三届直辖市民事行政检察理论研讨会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出席。姜建初副检察长指出,这次研讨会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把有价值的理论成果落实到检察工作实践当中,不断提升民行检察工作水平。希望四个直辖市的民行检察工作能够把握深层次的法律问题,通过办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检察机关起到带头作用。
倪爱静于新民王赞
关键词:民事行政检察检察理论直辖市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检察工作私权
民事和解的理论解析及制度构建——以民事检察为视角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各地检察机关正积极开展民事和解工作,检察官在其中发挥了疏导情绪、信息沟通、辅助选择的重要作用,推进了社会纠纷化解。从民事诉讼目的、调解原则、检察监督原则以及检察机关是否存在角色冲突等角度来分析,检察机关主持民事和解具有合法性。限于目前条件,检察机关主持和解应侧重于影响巨大的案件、当事人间有特殊关系的案件,应坚持自愿、合法、中立、诚信的基本原则,构建保障当事人基本权利的和解程序。
于新民王德良
关键词:检察机关化解矛盾
八项举措 服务发展——市人民检察院为保增长提供司法保障
2009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的意见》精神,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全市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最近,市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服务的意见》,从改进执法作风、提高监督能力、着力追求最佳服务效果三个方面提出多项服务举措。
于新民
关键词: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保障法律监督职责检察职能执法作风
刑事错案背后的心理偏差及其矫正
2015年
刑事错案产生的心理偏差主要包括因惰性、经验等感情因素而导致的心理偏差和因错误的价值取向导致的心理偏差。这些心理偏差分别表现在侦查阶段、检察环节和审判阶段,并导致刑事错案的形成。校正刑事司法中的心理偏差,应当更新侦查机关侦查思维,转变检察机关审查逮捕理念及方式,转变审判机关的审判理念,并弱化外部环境对司法人员心理偏差的影响。
于新民林强
关键词:刑事错案心理偏差
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供司法保障——市人民检察院出台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服务具体措施
2007年
为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市人民检察院把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日寸期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的重大任务。为此,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最近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实现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服务的意见》。
于新民
关键词:人民检察院新区开发司法保障第九次党代会
理性视域下医患矛盾的法律化解被引量:3
2017年
我国医患矛盾具有易发多发的特征,极大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医患矛盾是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解决医患矛盾不能仅从制度性、技术性归因的角度看待,还必须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根源。医患矛盾是多种社会问题集结的复合体,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博弈行为,亦是群际冲突下的信任危机,必须构建具有体系性特征的法律解决机制,以公正、效率与秩序为价值理念指引,从而实现医患矛盾的根本化解,避免该领域非理性现象的发生。应加大对医疗事故责任及鉴定责任的处理力度,提高打击医患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度,实现司法维护公平正义价值上的双向取和。并通过建立医疗纠纷案件快速处理机制、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医疗保险体系等举措,提供优良的外在制度环境。
于新民林强
关键词:医疗纠纷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探析——《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3
2013年
立法机关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建立起公益诉讼机制,明确了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和主体资格。立法机关在平衡公共利益保护与公益诉权滥用的价值冲突时秉持审慎态度,在《民事诉讼法》第55条将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限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而将众多民间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体排斥在外。民事诉讼法未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除法律明确授权的以外,检察机关不应当违反法律规定直接提起公益诉讼,但可以通过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形式参与公益诉讼。
王煜于新民赵福杰刘孟海马金生赵刚
关键词:公益诉讼检察机关督促起诉
首届民行检察论坛观点综述
2011年
2011年2月28日,中国法学会检察学研究会民行检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民行检察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来自全国部分政法院校的专家学者和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检察院主管民行检察工作的检察长及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民行检察基础理论与构想、行政检察相关问题、民行检察的实践与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于新民王赞
关键词:民行检察工作专家学者
加强司法警察建设 提供有力警务保障
2008年
2007年以来,市检察机关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服务办案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根本,大力推进司法警察工作,确保了办案安全和机关安全,为争创全国先进检察院提供了坚强的警务保障。
于新民蔡悦
关键词:司法警察警务保障警察工作检察院办案
以司法考试为着力点 提升检察队伍素质
2008年
前不久揭晓的全国司法考试数据显示。2007年天津市检察系统的司法考试又斩获颇丰,全系统报名参加司法考试244人,考试成绩合格87A,其中有20人成绩达到400分以上,有2A名列全市司法考试成绩二、三名。参加司法考试人员通过率达到35.66%,比去年提高了7.91个百分点,高于天津市司考通过率20.38个百分点。
于新民
关键词:司法考试检察队伍检察系统考试成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