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强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常熟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纵隔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1篇胆管
  • 1篇胆管成像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瘤
  • 1篇牙合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成像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影像学诊断
  • 1篇正畸
  • 1篇正畸治疗
  • 1篇支抗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常熟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何强
  • 1篇曹伟清
  • 1篇陆纪元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国外医药(抗...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扫描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2例B3型纵隔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和相关影像学资料,根据资料总结B3型纵隔胸腺瘤手术前后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中的图像特征,且以手术过程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的正确率及在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2例B3型纵隔胸腺瘤患者共72个病灶,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其病灶检出率和平扫比较(97.22%vs94.44%)无差异(P>0.05),但增强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χ2=4.086,P=0.043);术前在多层螺旋CT平扫中,绝大部分显示在前纵隔处可见类圆形或类椭圆形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影的软组织块,且密度不均匀,病灶边缘与前部心包分界不清,局部心包显示增厚。可有局灶钙化,少数呈小的弧形钙化。而在增强扫描中,前纵隔所见病灶在动脉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内见不明显强化坏死区,且病灶边缘与前部心包局部分界不清,而在静脉期病灶显示持续不均强化。而术后复查多层螺旋CT平扫示前纵隔肿块处较术前比较明显消散且存在少许絮状物,前部心包局部稍增厚。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B3型纵隔胸腺瘤的检出及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其中增强扫描检查较平扫而言,其诊断符合率更高,可更为清晰的显示出病灶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何强陆纪元谈炎欢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
MRCP联合DWI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梗阻性黄疸病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梗阻性黄疸临床及MRCP、DWI资料。结果所有患者MRCP均可清楚显示胆管系统全程,胆总管下段结石呈"杯口状"改变,恶性病变呈"刀切状"改变。MRCP诊断正确率为89.09%,MRCP联合DWI诊断正确率为96.3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CP联合DWI为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信息,不仅可以定位,而且还能鉴别良恶性病变,安全无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何强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螺旋CT与MRI在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纵膈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我院接收诊治的40例纵膈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螺旋CT和MRI以及X线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并比较患者影像学表现和诊断结果。结果:40例纵膈型肺癌患者中有23例为中央型肺癌,17例为周围型肺癌;发病位于右肺上叶14例,右肺下叶12例,左肺上叶10例,左肺下叶4例;病理类型为鳞癌22例,小细胞癌10例,腺癌8例。经螺旋CT检查,发现患者肺门表现出结节状,肿瘤边缘形状不规则,且肿块外缘呈现出分叶状、毛刺状,患者表现为纵膈淋巴结肿大,并且伴随有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症状。经MRI检查,患者除了上述螺旋CT检查中的表现以外,还能够相对比较清晰地观察到患者胸膜、胸壁以及胸椎均明显受到肿块的侵犯。螺旋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均较高,且明显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螺旋CT检查的准确率与MRI检查的准确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螺旋CT和MRI对纵膈型肺癌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取得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与常规X线检查比较,螺旋CT和MRI对纵膈型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较高,诊断结果较为满意。
何强
关键词:螺旋CT磁共振成像纵隔型肺癌准确率
微种植体支抗在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矫正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对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Angle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支抗组),30例使用传统支抗(传统支抗组),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对比疗效。结果:种植支抗组平均(17.50±1.56)个月完成矫治,传统支抗组平均(19.25±2.37)个月完成矫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m-U6均增加(P<0.05),Ptm-U1、U1-SN均降低(P<0.05);治疗后,种植支抗组的Ptm-A、SN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传统支抗组治疗前后的Ptm-A、SN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tm-U1、U1-SN减少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Ptm-U6增加量:种植支抗组<传统支抗组(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作用强且比传统支抗稳定可靠,可有效矫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改善患者面型,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曹伟清林汤毅沈燕亚何强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错牙合畸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