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
- 作品数:1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海底世界》教学片段与点评
- 2016年
- 【教学片段】
师: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生:6个自然段。师:你们发现了吗,有两个自然段分别只有一句话。(指名读)这两句话有什么关系?生:一问一答。师:对,最后这句话,用两个词语就概括出海底世界的特点——生:(齐读)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 何雪胡红
- 关键词:教学片段段落大意语言层面首尾呼应外部语言
- 《封神演义》(连环画)阅读交流课实录与评析
- 2014年
- 【设计思考】苏教版小语三年级课文《哪吒闹海》选自中国古典巨著《封神演义》,可否把这样的长篇带给学生?思考之后,我选择了连环画。《封神演义》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较青少版更易走进三年级学生的阅读视野。我把这套连环画带进班级,学生人手一本,利用两周时间交换阅读。这节课就是交流学生的阅读情况,旨在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 何雪
- 关键词:《封神演义》刻画人物神魔小说姜子牙历史小说
- 落实中年级写字指导
- 2014年
- 一、设疑激问【案例一】《鹬蚌相争》师:“弱”这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映示范字)生:“弱”字左右一样,竖中线把它们各分一半。生: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注意左边略窄,右边略宽。
- 何雪
- 关键词:写字指导《鹬蚌相争》生字设疑
- 迷你课程:“高年段小古文阅读”
- 2014年
- “小古文”以其高度凝练的语言,十分开阔的文字空白。历经时间洗礼,仍散发出文字的芳香,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高年段小古文阅读”这一迷你课程的推进,旨在开发一批高年段学生“需要读”“能够读”的短小精悍的古文,通过推荐阅读、师生共读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钩沉品味汉语言的魅力,培养阅读小古文的兴趣,在小古文的系列阅读中逐步“悟得”古文阅读的方法和规律,为学生进入中学以后的阅读奠基。
- 何雪
- 关键词:古文阅读课程中华传统文化汉语言师生
- 从文体视角审视教学思路
- 2018年
- 近期有幸听了来自不同城市的五位教师同课异构《夹竹桃》。五位教师都选择第一课时教学,除了生字词教学和文章整体结构的梳理,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四小节:“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 何雪
- 关键词:教学散文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 2015年
- 一、初探两棵树1.板书课题。“龄”是课文中的生字,本意是年龄.为什么左边是“齿”?
- 何雪
- 关键词:教学设计宋庆龄故居生字本意
- 浅谈小学语文资料类习作的指导策略
- 2013年
- 在整个小学阶段,有很多习作需要学生借助资料来完成,我们暂且把其统称为资料类习作。资料类习作涵盖多种文体,比如说明书、辩论、书评、报告,等等。资料类习作,因为有了资料的帮助变得“简单”,但“简单”的背后却呈现出多种问题。写作目的不明。资料类习作是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生活所需要的语文能力,学生忽略这类习作往往是源于写作目的不明确,缺少了交流的意识。如一次介绍家乡特产的文章,许多学生都写了金陵鸭血粉丝汤,其中有几个学生在介绍食品用料时甚至细致到每样作料用几克。
- 何雪
- 关键词:习作小学语文写作目的小学阶段语文能力文体
- 课堂问题的来龙去脉
- 2016年
- “课改”须“改课”,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教学目标,关注问题设计.在江苏省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承办的“基于目标的问题设计”研讨活动中,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的张颖老师、南京市南化第三小学的杨雪老师、南京市杨子第三小学的陈皖老师分别执教《爱如茉莉》一课.随后的评课、议课环节中,观课者围绕这三节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赏析、有争鸣,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思考.本期《同课异构》栏目呈现与这三节课相关的教学片段、教学评析以及思考.
- 张颖何雪
- 关键词:细节描写课堂问题教学思考
- 以“学”为主 以“教”促“学”——《对课·春联》实录
- 2015年
- 一、每日一对师:今天我们来上——对课。(板书)先来"每日一对",我说"天"。生:我对"地"。(师先后说"风""清风","上""上楼","千""千方","春""寒""寒来""寒来暑往";生相应对道"雨、雷云""淡云""明月","下""下楼""下车","万""百计","秋""暑""暑往""春去秋来"……)师:反应真快!来一个现场对,我说"话筒"。
- 何雪潘文彬
- 关键词:语文实践紫金山天文台语言实践
-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与赏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了解鹬蚌1.喜欢听故事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两千多年前,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国家,其中秦国最强大。秦王一直等待机会想消灭其他六国。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决定攻打燕国,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 胡红何雪
- 关键词:《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赏析故事导入教学过程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