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宏彬

作品数:1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惯性测量
  • 3篇加速度
  • 3篇加速度计
  • 3篇惯性测量单元
  • 2篇导航
  • 2篇地图
  • 2篇地图信息
  • 2篇电位计
  • 2篇动力调谐
  • 2篇动力调谐陀螺
  • 2篇动力调谐陀螺...
  • 2篇信标
  • 2篇信号
  • 2篇印制板
  • 2篇振动
  • 2篇振动环境
  • 2篇整机
  • 2篇制板
  • 2篇冗余
  • 2篇冗余设计

机构

  • 13篇北京航天控制...

作者

  • 13篇张宏彬
  • 4篇孙丽艳
  • 4篇姚少非
  • 4篇杨明
  • 4篇杨亮
  • 3篇曾宪超
  • 3篇张帅
  • 2篇胡荣辉
  • 2篇胡利
  • 2篇孟红
  • 2篇朱佩霞
  • 2篇邓雅麒
  • 2篇牛冰
  • 2篇马杰
  • 2篇郭刚
  • 2篇律新伟
  • 2篇周艳丽
  • 2篇侯淑华
  • 2篇邬江
  • 2篇杨艳广

传媒

  • 2篇导航与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结合蓝牙信标和地图的行人导航误差修正滤波方法
本发明一种结合蓝牙信标和地图的行人导航误差修正滤波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强计,利用行人导航推算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行人航迹信息,包括:行人行走计步、步长、航向,和位置信息;(2)蓝牙设备设置在...
侯旭阳张浩然徐浩张宏彬杨明杨亮魏超马杰王宏建
文献传递
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本发明对捷联惯组进行了冗余设计,两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通过一个减振支架平行安装在箭体上,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由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四个石英加速度计、以及与动力调谐...
胡荣辉曾宪超张宏彬胡利
文献传递
一种MEMS惯性测量单元
一种MEMS惯性测量单元,包括本体(1)、第一圆柱形凸台(2)、凹槽(3)、对外安装法兰(4)、方形通孔(5)、底板(7)、顶板(8)、第一侧板(9)、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11)、第一圆形通孔(12)、第二圆形通...
孙丽艳张帅律新伟杨亮周艳丽张宏彬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振动疲劳理论分析惯性测量系统失效模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疲劳理论分析惯性测量系统失效模式的方法:首先利用惯性器件工作时内部存在的振动源,通过对其振动频谱的检测,获得振动能量传递的全频谱信息,结合内部各组成的结构模态,可以观测惯性器件内部各组成的工作微观...
杨明朱佩霞姚少非牛冰郭刚邓雅麒孟红关宇美张宏彬刘生炳
文献传递
一种结合蓝牙信标和地图的行人导航误差修正滤波方法
本发明一种结合蓝牙信标和地图的行人导航误差修正滤波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强计,利用行人导航推算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计算行人航迹信息,包括:行人行走计步、步长、航向,和位置信息;(2)蓝牙设备设置在...
侯旭阳张浩然徐浩张宏彬杨明杨亮魏超马杰王宏建
文献传递
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冗余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本发明对捷联惯组进行了冗余设计,两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通过一个减振支架平行安装在箭体上,每组挠性捷联惯性测量系统由三个两自由度动力调谐陀螺仪和四个石英加速度计、以及与动力调谐...
胡荣辉曾宪超张宏彬胡利
文献传递
一种MEMS惯性测量单元
一种MEMS惯性测量单元,包括本体(1)、圆柱形凸台(2)、凹槽(3)、对外安装法兰(4)、方形通孔(5)、底板(7)、顶板(8)、第一侧板(9)、第二侧板(10)、第三侧板(11)、第一圆形通孔(12)、第二圆形通孔(...
孙丽艳张帅律新伟杨亮周艳丽张宏彬
一种飞行器小型一体化导航控制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小型一体化导航控制设备,包括:电源模块、惯性模块、卫星接收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舵控模块;其中,电源模块分别给惯性模块、卫星接收机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舵控模块供电;惯性模块与信息处理模块相连接,惯性...
杨艳广邹凯赵新强张娟娟田若璇邬江侯淑华张宏彬吴齐运李红鸣
文献传递
TC4钛合金筒形件热校形仿真分析
2021年
TC4钛合金筒形件室温弯曲成型后内应力大、回弹严重,难以达到工件要求的尺寸精度。采用热校形的方法可以消除工件内部残余应力,提高尺寸精度,热校形温度、保温时间和工件初始残余应力是影响热校形精度的重要工艺参数。通过建立筒形件热校形的顺序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校形工艺参数对工件校形后残余应力和尺寸精度的影响,得出了筒形件热校形的合理工艺参数:加热至650℃、保温0.5h。
姚少非张宏彬李健杨成杨洋
关键词:钛合金筒形件残余应力
一种基于振动疲劳理论分析惯性测量系统失效模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疲劳理论分析惯性测量系统失效模式的方法:首先利用惯性器件工作时内部存在的振动源,通过对其振动频谱的检测,获得振动能量传递的全频谱信息,结合内部各组成的结构模态,可以观测惯性器件内部各组成的工作微观...
杨明朱佩霞姚少非牛冰郭刚邓雅麒孟红关宇美张宏彬刘生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