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温脾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2008年
- 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其方宗大黄附子汤温下法衍化而成,功效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主治脾阳不足、冷积便秘、腹满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或久痢赤白、经久不止等症。方中附子、大黄为君,寒热并用,既温脾肾之阳以散寒凝,又荡涤泻下而除积滞:干姜、人参温阳益气补脾为臣;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药。诸药共成温脾攻下之剂。
- 孔令新杨东明
- 关键词:温脾汤维持性血液透析《备急千金要方》
- 加减温脾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加减温脾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我院自制加味温脾汤蜜丸(大黄、人参、附子、干姜、甘草、黄芪、肉苁蓉、枳实、白术);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为1疗程。主要观察:①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的积分同时使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作营养分级;②测定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血清胆固醇(CHOL)、C-反应蛋白(CRP)、补体C3等指标;③测定治疗前后干体重(W)、上臂中部肌肉周径(MAC)、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H);④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分级好转(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补体C3均显著升高(P<0.01),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充分透析的同时,口服加减温脾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疗效显著,可作为尿毒症患者合并营养不良的辅助治疗。
- 孔令新杨东明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
-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
- 2014年
- 目的总结腹膜透析置管围手术期中西医干预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累计8年106例腹膜透析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总结围手术期中西医干预治疗经验。结论重视腹膜透析患者置管手术围手术期的中西医干预治疗,预防并发症,保证腹透顺利。
- 孔令新王艳云田朝阳杨东明张军伟
- 关键词:腹膜透析围手术期
- 健脾益肾活血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活血颗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3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胆固醇(T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hs-CRP[(12.56±3.97)mg/L]、TNF-α[(16.25±5.31)ng/L]、IL-6[(14.62±6.63)ng/L]和对照组hs-CRP[(13.35±3.72)mg/L]、TNF-α[(17.61±6.84)ng/L]、IL-6[(15.25±6.29)ng/L]治疗后血清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Hb[(109.27±16.53)g/L]、TRF[(2.51±0.36)g/L]、TC[(4.53±0.12)g/L]水平都有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活血颗粒能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从而减缓患者病症的发展。
- 杨东明刘海燕
- 关键词:血液透析微炎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症状积分[(15.2±3.4)分]比较,研究组症状积分[(10.5±2.6)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血红蛋白[(80.2±21.7)g/L]、血浆白蛋白[(39.2±11.2)g/L]以及C反应蛋白[(4.2±1.7)mg/dL]比较,研究组血红蛋白[(100.5±22.5)g/L]及血浆白蛋白[(47.4±10.9)g/L]升高,C反应蛋白[(2.1±0.8)mg/d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杨东明刘海燕
- 关键词:血液透析微炎症贫血营养状况中西医结合疗法
-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法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nonbacterialprostatitis,CNP)是临床常见病,具有临床症状多、缠绵难愈、易复发等特点,主要表现为骨盆区域疼痛,可见于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部或腰骶部等部位,排尿异常可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及夜尿增多等。2010—01—2011—12,笔者运用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法治疗湿热下注型CNP33例,并与采用盐酸黄酮哌酯片治疗3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 杨东明
- 关键词:清热法利湿活血止痛前列腺炎
- 温阳通便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营养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和突出的并发症。研究表明,MHD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3.6%,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39.3%,重度营养不良14.3%,而且MHD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综合征”,是影响生活质量及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应用温阳通便法治疗MHD患者合并营养不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孔令新杨东明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营养不良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分析,以提高其存活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住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高血压、低血压、心脏扩大、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空气栓塞、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心力衰竭等。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8.9%)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2.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透析的患者各种并发症明显降低,临床并发症改善明显。
- 杨东明田朝阳刘海燕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
- 温阳益胃汤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温阳益胃汤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1例自拟温阳益胃汤治疗,对照组14例用胃苏颗粒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积分减低(P<0.01),治疗后Alb、pre-A指标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升高不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19.04%,对照组复发率35.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阳益胃汤能有效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
- 孔令新杨东明
- 关键词:血液透析功能性消化不良对照治疗观察